基于传输矩阵法计算光栅光谱特性文献综述

 2021-10-23 21:41:35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 研究背景1.光纤光栅的研究意义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科学已经成为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核心。

光纤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近几十年里快速的发展,让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光纤通信是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前景更是无限光明。

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光子器件的开关响应时间比电子快了4到6个数量级,大约是10-12~10-15秒;光波的频率是1014~1015Hz,相比微波或者无线电波高出了几个数量级,这说明,光波有比无线电波更宽的频带,也拥有更大的信息容量;在一般情况下,光子彼此之间并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具有平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光作为信息载体的优势在被不断的发掘与拓展。

近些年来,光纤光栅新技术引起的人们广泛的兴趣,由于这种技术的出现,使得光纤通信、光栅传感、以及其他相关的领域都带来了巨大的进步。

推动人们设计和制作大量基于光纤光栅的新型光有源或无源器件和智能传感器,光纤光栅技术的出现将是光纤通信领域的一项重大事件。

正如权威人士指出[1]:光纤光栅的出现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光通信系统中的每一个设计将来光通信系统中如果没有光纤光栅,就如同传统光学系统中没有镜片一样令人难以置信。

2.光纤光栅发展概况光纤光栅最初主要是研究光纤布拉格光栅,1978年,加拿大通信研究中心的K.O.Hill等人[2]首次利用驻波法在掺锗光纤中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的可实现反向模式间耦合的光纤光栅光纤布拉格光栅。

驻波法(内写入法)的光栅反射率可达90%以上,反射带的宽度小于200MHz,但是,受到特制的掺锗光纤的影响,其实用性大大受到了限制。

1988年美国东哈特联合技术中心的Meltz等人[3],提出了用两束相干紫外光所形成的干涉条纹侧面曝光氢载光纤写入光纤布拉格的横向全息成栅技术,这种方法被称为侧入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