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1.1抗生素的历史和种类
回顾人类疾病的历史,传染病在所有的疾病中占很大比例。但直到19世纪后半叶,人们才发现微生物是各种传染病主要的肇事者。因此,抗菌药物的开发极为迫切。1910年,Ehrlich合成了第一种抗菌药物砷凡纳明(Salvarsan),将其用于梅毒(Syphilis)的治疗。1928年,Fleming偶然发现青霉素(Penicilin)可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但其提纯极为困难。直到1941年Florey和Chain才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1942年,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推动下,青霉素得以大批量生产,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拯救了无数士兵的生命,扭转了人与细菌大战的局势。1943年,Waksman从土壤细菌中分离出链霉素(Streptomycin),揭开了大规模筛选抗生素的时代。在之后20年里,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氯霉素(Chloramphenicol)、土霉(Oxytetracycline)、红霉素(Erythromycin)相继问世。1962年,人们研制了第一代喹诺酮类(4-quinolones)抗生素萘啶酸(Nalidixin),将其用于革兰阴性杆菌(Gram-negative)感染的治疗。此后,为了扩展抗菌谱、增强抗菌活性,人们又研制了头孢烯类(cephalosporins)、 碳青霉烯类(carbapenem)等抗生素。
抗生素的种类主要包括<v:shape id="_x0000_i1029" style="HEIGHT: 15.6pt; WIDTH: 19.2pt" equationxml='16尾-<w:pgSz w:w="122' type="#_x0000_t75">内酰胺类(<v:shape id="_x0000_i1030" style="HEIGHT: 15.6pt; WIDTH: 19.2pt" equationxml='16尾-<w:pgSz w:w="122' type="#_x0000_t75">lactams)、氨基糖苷类(Aminoglycosides)、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四环素(Tetracyclines)、喹诺酮类等[1]。其中,<v:shape id="_x0000_i1031" style="HEIGHT: 15.6pt; WIDTH: 19.2pt" equationxml='16尾-<w:pgSz w:w="122' type="#_x0000_t75">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以及头孢烯类。头孢烯类又可分为四代,每一代抗菌谱及灭菌活性又各不相同;氨基糖苷类则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Gentamincin)、丁胺卡那霉素(Amikin)等;大环内酯类属于窄谱速效类抗生素,例如红霉素(Erythromycin)、克拉霉素(Klaricid)和阿奇霉素(Azithromycin)等;四环素类属于广谱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喹诺酮类的抗菌谱与三代头孢烯类相似且较广,包括诺氟沙星(Norfloxacin)、左氧氟沙星(Levofloxaicin)等。
1.2耐药菌的出现及耐药机制
抗生素的出现,极大的降低了细菌感染的死亡率,为侵入性手术[2]提供很好的护航,对人类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不幸的是,随着抗生素的普及及其不合理的使用,导致细菌频繁地与抗生素接触,从而产生了进化。这种进化让细菌拥有诸多机制来抵制抗生素,进而导致抗生素的疗效下降,甚至产生无法治疗的情况,我们把这种能够抵御抗生素的细菌称为耐药细菌(Drug resistant bacteria)[2]。
在青霉素出现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已经对磺胺类(Sas)药物产生耐药性。虽然青霉素的发现极大缓解了这一困境,但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能通过产生<v:shape id="_x0000_i1026" style="HEIGHT: 15.6pt; WIDTH: 19.2pt" equationxml='16尾-<w:pgSz w:w="122' type="#_x0000_t75">内酰胺酶使青霉素灭活,即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这也促成了1960年甲氧西林的研制。然而在1961年,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在英国被首次发现,这意味着甲氧西林无法有效的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980年后,细菌的耐药性进一步加强,多重耐药(MDR)的出现使得它们能对三种或三种以上类别的抗生素同时耐药,其中不乏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等超级细菌[2]。
关于耐药菌的耐药机制[3,4,5],可分为四类:(1)产生灭活酶:细菌产生水解酶(Hydrolase)或者钝化酶(Modified Enzyme)来修饰或者水解进入细胞内的抗生素,使之失去活性;(2)改变外膜的通透性:当耐药菌接触抗生素时,改变通道蛋白的性质及数量来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阻止抗生素进入胞体;(3)主动外排系统的过度表达:一些细菌能够将进入胞体的抗生素通过药物输出泵排出体外;(4)靶位修饰:耐药菌通过修改靶蛋白(Target Protein)使得抗生素与之亲和力降低,更甚无法结合,进而产生耐药性。
上述耐药机制使得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下降,为有效的治疗耐药菌感染,加大抗生素的剂量常常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开发新的抗生素或新的治疗策略极为迫切。然抗生素的开发速度远落后于耐药菌产生速度。因此研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更实际的可行性。
1.3感染微环境响应性纳米材料的应用
传统的抗生素疗法及给药模式存在很多缺陷[6]:(1)口服和静脉注射抗生素缺乏反应性和靶向性,导致抗生素的生物利用率低,加大剂量已成为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其常伴随着严重的毒副作用;(2)对生物膜内的病菌灭活能力差;(3)对细胞内感染的治疗效果差;(4)不恰当的使用会加剧细菌产生耐药性。面对上述缺陷,提高抗生素的生物利用率会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