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谈判及区域合作—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文献综述

 2021-10-25 21:31:47

毕业论文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一、基于贸易谈判的博弈论分析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地位迅猛上升,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力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着力构建区域经济伙伴关系,由东盟于2011年2月提出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既受到各方力量的推动,又体现各方利益间的平衡博弈,从中国视角出发分析在RCEP的战略选择中的博弈思想,对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意义重大,充分展现了东亚各国加速整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坚定决心。

沈铭辉(2018)、瞿萍(2016)认为,特别是2017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发达国家实施了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使得部分东亚经济体贸易自由化的热情有所下降,同时也加剧了RCEP成员国之间的谈判博弈成本,使得谈判进程不但无法结束反而一拖再拖。而在各国的博弈中,TPP与RCEP都有着整合亚太建立FTAAP的最高理想,都是以打破贸易保护主义、促进贸易自由化、提高贸易便利度为共同目标。正是由于思维方式的对立,两大贸易体系便要面临着是要门槛,还是要规模的两难境地。从规模和标准两个角度看,非合作博弈无疑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实现泛亚太地区经贸整合的最佳选择,TPP和RCEP之间的竞合关系是非合作博弈存在的前提,这一关系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经济活力。

瞿萍(2016)主要结合纳什均衡的主要理论并以著名的囚徒困境为基础衍生出规模与门槛困境,分别分析TPP和RCEP维持现状和改变现状的相对利弊,并为各自做出最优决策提出意见。并从国家主权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博弈需要的角度分析TPP和RCEP协议条文的博弈观,利益倾向,并试图从中寻找均衡点,共赢政策。

二、RCEP概述

1.RCEP 提出的动因

中国自改革开放战略施行起,借着势头正兴的走出去战略,结合近年来一带一路的锦上添花效应,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日渐紧密,东盟于2011年2月26日在内比都举行的第十八次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提出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草案,并于同年批准通过,表明了东盟已进一步认识到开展新的合作层次、构建区域间全方位合作关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RCEP是顺应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重要体现,能有效整合亚太众多且复杂的地区性合作机制。

沈铭辉(2018)、刘均胜(2017)、郑学党,庄芮(2014)等认为,RCEP的提出是有效整合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机制的现实需要也是平衡美国掌控东亚经济合作主导权的战略需要,东亚现存的多重自由贸易协定(FTA)格局将会在企业实际从事进出口与投资活动时,带来不低的贸易成本,产生意大利面条碗效应,这不仅不利于遵循各国贸易与投资便利化原则,也不符合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初衷。同时,随着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履行选前承诺,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RCEP若能乘胜追击,很可能一定程度缓解TPP所造成的冲击,有助于加快全球经济向快速增长的东亚地区转移,并对TPP谈判形成一定的竞争关系。

2.RCEP提出的目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