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非现场执法是指行政机关运用现代信息系统,通过监控、摄像、录像等技术手段,在执法人员不直接接触行政相对人的情况下,采集、记录其违法证据,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一种执法方式。
在我国,非现场执法已在诸多领域中得到推行,继道路交通领域之后,海事、航政、水上交通、城管、互联网监管、市场监管等领域也积极推行非现场执法方式,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亦是如此。
2018年,国务院指导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时就提出要大力推进非现场执法,加强智能监控和大数据监控。
如今,各地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运用非现场执法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执法程序尚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
因此,对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非现场执法进行总结与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国外相关研究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域外国家将监控、摄像、录像、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适用于行政、司法、城市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已是屡见不鲜,例如协助特定地区交通管制措施的确定,指导犯罪预防措施的实施,辅助刑事司法裁判(Michael L.Rich:2016),检测、评估、跟踪环境污染。
在行政领域,现代科技具有高效、客观的固有优势使得自动化行政(Automated Law Enforcement)很快普及,行政执法领域也不例外。
域外国家的自动化行政执法(类似于我国非现场执法)多应用于交通管理和城市治安中,鲜少涉及到生态环境保护中,即便涉及生态保护,现代科技也仅仅是作为一项技术用于辅助行政机关监测环境数据而非执法。
因此,国外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非现场执法的理论研究几不可见。
在域外国家的自动化行政执法研究中,虽然发达国家现代行政程序制度的起步远早于我国,但是将现代技术支撑的电子眼等设备运用于行政执法实践,却与我国差不多同时起步。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