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气候变化、冰川消融、上层海水热膨胀等原因,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预计在100年后,海平面会上升两米,全球沿海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等都会受到重大影响,上海作为中国典型的沿海城市更是面临着巨大挑战,用设计概念来降低人口密度不断增长与城市用地不断减少导致的经济损失与生态问题,为上海未来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化 上海市
- 前言:
针对海平面上升及其对低海拔岛屿、沿海地区和社会影响问题,全球各地都受到灾害的影响,其中也涵盖了上海等地区,考虑到未来上海市会面临的问题,采用通过设计缓解因海平面上升对上海带来的生态问题,为上海市创造未来更有想象力的城市空间。
- 正文:
本毕业设计课题是上海市宝山区吴松口码头改造,在于培养我们运用专业知设想如何解决场地未来会遭遇的生态问题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注重场地的规划与景观设计效果,在了解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案例设计后,结合自然以人为本对场地进行设计改造。
沿海地区是社会经济高度聚集的区域,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极易遭受海平面上升和台风风暴潮灾害的直接影响,其社会经济的暴露度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沿海地区防范极端灾害的能力,进而建立以风险防范为核心的弹性景观区域。
海平面的上升和极值水位的升高加剧了海岸带和沿海地区发生的危害性事件或趋势:沿海低洼地的淹没、趋频趋强的洪涝灾害、不断加剧的海岸侵蚀、滨海湿地生境的损失和海岸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土壤、表层和地下水的盐碱化和受影响的沿岸防洪排涝系统。
与此同时,与海平面上升相关的环境变化,特别是人为驱动因素的影响,增加了沿海地区的社会‒生态系统面对上述危害性事件或趋势的暴露度和脆弱性。如果不采取适应性措施,预计到 21 世纪末在 RCP8.5 情景下许多沿海低洼地区和小岛屿(如沿海大城市、城市环礁群岛、热带农业三角洲和北极沿海社区)将面临高至极高的风险。
上海市早于1932年就开始注意到地面标高的损失,亦即城市地面沉降或海平面上升,并展开监测。1956年上海市政工程局针对上海市区地面沉降、潮水经常上岸,提出“围起来,打出去”的防汛排水原则。上海自1921年以来中心城区平均地面沉降已超过2 m;最大累积沉降量为3 m。2004年以来,上海市政府采取加大地表水源建设速度、减少地下水开采、增加地下水回灌量,已将城市地面沉降速度控制在5 mm·a–1以下。这一显著减少归功于上海市20世纪60年。
- 结论:
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是河口三角洲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威胁,位处长江河口三角洲的特大型城市上海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者而言,其困难在于海平面上升的原因、幅度和出现时间的不确定性。如何用设计以期减少日益加剧的洪灾损失,为上海未来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此项工作未来充满挑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