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金属纳米酶的合成及性能探究文献综述

 2021-12-20 20:18:07

全文总字数:3272字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1.引言2004年,斯克里明和他的同事创造了纳米酶这个词,并将三氮杂环烷功能化的金纳米颗粒用作转磷酸化反应的催化剂[1]。

研究发现三氮杂环烷功能化的纳米金再螯合Zn2 离子后,可催化磷酸酯的裂解。

这为无机纳米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2007年,科学家发现Fe3O4纳米颗粒本身具有内在类似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 HRP)的催化活性,其催化效率与作用机制与天然酶相似[2]。

纳米酶是一种具有自然酶催化活性的人工纳米材料[3]。

研究发现,各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如氧化铁、二氧化铈和金纳米粒子)、碳纳米材料(包括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和多种金属有机框架(MOFs)通过模拟天然酶的结构或功能,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4]。

总体而言,与天然酶相比,这些纳米酶在各种生物医学应用中具有更高的催化稳定性且生产成本更低[5]。

另外,纳米酶固有的纳米材料特性使其不仅可以作为蛋白酶的替代品,而且还为多模态治疗提供了平台。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计各种纳米酶系统,这些量身定制的纳米酶系统通过对一个或多个底物进行催化反应来实现应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