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Reflected in The Joy Luck Club文献综述

 2021-12-30 22:15:52

全文总字数:1720字

文献综述

  1. 前言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19889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篇小说围绕着四个家庭由于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展开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分为两代人,一代是生长在旧时代文化背景下,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母亲们。而另一代则是母亲们移民美国后完全接受西式教育成长的女儿们。两代人生活的时代背景有着截然不同的差异,其中由于中美文化差异造成的尖锐矛盾是两代人产生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故事的发展,母女之间的加深对彼此的理解与包容,两代人之间的误解、冲突也逐渐得到缓和。两国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文化冲突与矛盾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两种文化的传播交流,不同文化最终都能从对立走向融合。关于小说中矛盾分析的视角有很多,本文将从母女两代人的婚姻关系角度作为切入点探究中美文化冲突的本质。

  1. 研究背景

2.1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者对于《喜福会》的研究层级与国内学者较为不同,西方学者们更倾向于关注作品中的东方元素,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在许多外国学者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的研究视角主要从东方主义视角、多元文化视角、族裔身份视角来对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多元文化视角下对《喜福会》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因为多元文化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点之一。主要是以白人文化为主,同时融合了多种其他种族文化形成了一个高度多元文化的社会。《喜福会》中两代主人公的文化背景体现了其中一种文化,传统中国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差异。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们自幼接受西方的思想教育,早已形成了和母亲一辈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她们既不了解也不接受,因此在母亲们企图用自己的经验教训来教育女儿们时,两代人就会产生争执。因为美国的文化教育在于要推翻陈旧的文化来构建多元文化体系,并且崇尚多种文化并存。

    1. 国内研究现状

移民文学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点,国内学者对于《喜福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较西方学者的研究而言较晚。1990年,王立礼教授在《外国文学》上发表了第一篇评价谭恩美的文章,其中节选翻译了部分小说内容。由此引起了国内学者们的关注,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研究。从1990年-2000年,网络上关于《喜福会》的研究期刊论文一直呈上升趋势,并且研究视角愈来愈多样化。2001年始至2014年,新增了许多硕博士论文,数量高达290篇。当前国内对于《喜福会》作品的分析研究,主要从文化差异视角、母女关系视角、后殖民主义视角、女性主义视角、叙事技巧、身份认同视角、生态批评视角、创伤记忆视角。其中创伤记忆视角和生态批评视角是近年来新产生的研究视角,说明国内学者们对于该部作品的研究分析依然在不断拓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