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以文化产业为例文献综述

 2022-01-02 16:44:55

全文总字数:4307字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一.理论基础我国的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关系理论研究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以及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较晚,虽然起步较晚,但相关的研究成果丰富,大多采用实证研究法。

研究思路通常为管理企业绩效和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机制、二者存在何种影响关系、相关的影响因素等。

(1)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李杨琼(2011)分析研究债务比例和企业绩效的内在联系时,将上市公司作为其研究对象,采用回归检验方法,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2000-2008年的经营数据信息,指出债务比例越高,企业绩效越好[1]。

刘媛媛等(2011)在上交所筛选上市公司,整理分析这些公司的经营数据后,发现国有股比例越高,境内法人持股比例越高,则公司绩效越好[2]。

杨楠(2015)从科技创新研发角度分析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指出资本结构越完善,则公司绩效越高,公司不断创新和研发新技术,二者的影响机制会愈加明显,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提高企业绩效[3]。

乔鑫皓等人(2016)分析研究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绩效和资本结构的内在联系时,认为短期负债比率提高,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增加,二者会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扩增效果[4]。

张琴和吕变喜等人(2017)结合权益理论的相关内容,将旅游类上市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指出总资产负债率并不会显著影响公司绩效[5]。

杨璐娜(2018)将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开展实证研究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发现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债权股权结构越完善,企业的绩效越高[6]。

(2)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张志华等人(2011)分析研究智力水平、资本结构和企业绩效的内在联系时,将31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和处理分析2003-2009年间这些公司的数据信息,认为上市公司的经营发展规模较小,公司资本结构越完善,企业绩效越好,公司控股人性质会影响二者的内在关系,建立和实施独立董事制度后,会降低企业绩效[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