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4343字
文献综述
维生素K2(Vitamin K2)是甲萘醌类脂溶性维生素, 根据其分子结构上C- 3位异戊二烯侧链的长短不同共有14种形式,其中MK-7生物活性最为显著。
维生素K2可以通过调节体内钙离子的沉积,促进骨组织内骨钙素(BGP)的合成,增强骨的矿化作用,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1-4]目前研究的维生素K2 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合成法[4]和微生物发酵法,但天然维生素K2(MK-7)却只能通过微生物发酵法获得[1]。
而纳豆芽孢杆菌因其生长速度快、 易培养、 维生素K2产量高、食品安全性高和发酵产物单一等诸多优点,成为发酵生产维生素K2 最主要的微生物,是目前进行工业化生产维生素K2 的理想菌种之一。
虽然已经有众多研究人员对微生物发酵生产维生素K2 进行了研究,但发酵技术仍不成熟。
通过研究调控氧化还原电位对维生素K2发酵的影响,针对发酵过程中生物量低、生产速率低等问题,最终达到提高最终菌体生物量和目标产物的产率的目的,以期为维生素K2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早在1982年,Bentley等就初步阐明了细菌内维生素K2的生物合成机制,对其合成的途径产生了初步的认识[10]。
维生素K2是由萘醌环和异戊二烯组成,合成途径分为糖酵解途径(EMP)、磷酸戊糖途径(HMS)、甲羟戊酸途径(MVA)、甲萘醌(MK)合成途径4个部分。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除了经典的MK途径,近年来Hiratsuka等在一些细菌中发现了不含men基因仍能合成维生素K2,提出了维生素K2合成的新途径Futalosine途径[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