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ontemporary Economic Term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文献综述

 2022-01-06 21:31:00

全文总字数:3300字

文献综述

1.引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外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许多反映中国经济发展情况的英语文本也随之增加。本论文将比较并分析近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国当代特色经济术语的翻译,本项目着眼于词汇,在目的论三原则的框架下,通过归化、异化等方法探讨相对恰当的英译表达方式,以英语母语阅读者的文化背景及使用需要为落脚点,以期提高译文的流畅度和交际意义使译文符合英语文法使用习惯,促进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经济发展。

2.研究背景

2.1国外研究背景

1978年,德国汉斯·费米尔(Hans J. Vermeer)在《普通翻译理论框架》中首次提出了翻译目的论,即“translaturm”。他主张译文应符合其翻译目的。之后,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吸取前人的经验,补充地提出目的论的优势,并指明了译者需要将翻译看做是有目的的活动,并在翻译过程中达成交际的目的。

2.2国内研究背景

正如李长栓在《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中所说,翻译并非是逐字对应的,而因该与目的语受众的语言习惯相适应。中国特色经济词汇蕴含极具时代感的内容和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并无基础,因此很难找到准确对等的词汇。所以我们可以在目的论地理论框架下,分析不同翻译策略的合理性,在以后的翻译中使目的语受众能更好地接受中国特色经济词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