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氨基苯氧均三嗪合成工艺研究文献综述

 2022-01-08 22:13:32

全文总字数:12586字

文献综述

一、均三嗪化合物的背景:近些年以来,超分子化学的发展可以称得上是异常迅速,越来越多新型配合物被合成出来。

超分子金属配合物是金属离子与次级组通过分子工程形成的一类配合物[1,2]。

许多科学家着力与此,例如Jonathan R.Nitschke[3]对金属配位键和金属笼方面的研究。

分子工程中的自组装技术不但结合了配位键、共价键的定向和强度优势,也借助了氢键、π-π 相互作用等分子间键和非共价键的灵活、可逆、动态、协同特征,极大地推进了现代超分子化学的发展。

而均三嗪类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种类。

均三嗪的分子有着比较与众不同的骨架-芳香环骨架,在均三嗪分子中的三种碳原子能够与杂原子或者是烃基进行连接,以此来形成各式各样的三取代均三嗪分子,它们有个特点,就是都具有星型结构。

均三嗪类的衍生物结构比较特殊,它是由三个活性的氯原子以及比较稳定的六元环作为母体结构而组成,其中官能团如-OH、-NH2、-SH、-NHR可以取代氯原子并产生不同的衍生物,适用于各个领域[4]。

均三嗪环树状大分子具有规整的分子结构,外围官能团可在分子水平上精确控制,可用于超分子配合物、液晶、非线性光学及电致发光等有机光电材料方面。

目前,对于此类化合物的制备主要通过对相应的硝基化合物进行还原,还原方法有 Pd/C 高压催化氢化还原[5],氯化亚锡盐酸体系还原[6],铁粉还原[6],Pd/C 水合肼还原[7]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