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7991字
《滇西少数民族聚居地文化旅游发展差异研究》
文献综述
1.引言及相关概念
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对游客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随着我国旅游业蒸蒸日上,民族文化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着。滇西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近年来,滇西地区也依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当地经济的同时也为云南旅游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差异化的现象。论文将通过对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探究,挖掘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个少数民族的文化旅游资源,并从游客、资源提供者、产品三个角度分析研究地目前民族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探究出现的问题和问题出现的原因,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
首先对“滇西”、“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旅游”、“边境旅游”四个概念做出界定。滇西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昆明以西的大理、丽江、楚雄、怒江、保山、德宏、迪庆、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等地州市,狭义上指怒江以西的区域即保山市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文章涉及的滇西地区取的是广义概念即昆明以西的大部地区。而少数民族的概念至今在国际上还没有达成统一,但在最一般意义上主要涉及土著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以及法律少数民族三个比较宽泛的定义和划分[1]。在我国,法律规定少数民族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民族识别认定的除汉族以外的其余55个法定民族。业界对“民族文化旅游”还有很多叫法,如“民俗旅游”、“民族风情旅游”、“民族旅游”等,术语不同,内涵也有差别,这反映出学者们对这一基本概念尚未达成统一。但从总体来看,他们都是以某一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开展一系列旅游相关活动的活动。此外对民族文化资源及民族文化做一个简单阐明。民族文化资源而非纯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智慧的结晶,它是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而民族文化资源只是民族文化中可以被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2]。“边境旅游”于上世纪30年代被提出,但至今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界定。2006年Sofield第一次提出边境旅游(border tourism)的概念,loannides则用“tourism in borderlands”表示边境旅游,但他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国内学者对边境旅游的界定也存在很多讨论,但基本大同小异,可分为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狭义的认为边境旅游主要指人们通过边境口岸出入境,在双方政府规定的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的跨境旅游活动。广义的边境旅游范围扩大,认为其包含本国边境地区游和跨口岸边境地区旅游两方面。
- 文献回顾
此文献综述从“滇西民族文化旅游”、“民族旅游”以及“边境旅游”三个个角度展开论述。
1.滇西民族文化旅游
由于滇西地理位置偏远,现阶段对于滇西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较少,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现有的关于滇西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为两大方面:一是边境民族文化旅游,二是特色小镇(村落)研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