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025字
文献综述
中国大运河历史渊源流长, 功勋至伟。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人工河流, 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人工河流, 是中华民族驾驭客观规律、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见证。它的贯通, 极大地促进了南北交流融合, 改变了中华民族长期分裂的状态,形成了团结统一的格局,为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发挥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仅以元、明、清三代为例,前后历时500多年,京杭大运河成为“半天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通州志》)。它将沿线35座城镇揽入怀中,孕育出400多年漕运的辉煌及运河城市的明珠璀璨。
对于大运河的遗产文化,邓爱民、王子超在《世界遗产旅游概论》[1]中这样写:中国大运河并不仅仅是惯常所知的京杭大运河,而是一个运河体系,它囊括了隋唐大运河(洛阳为中心)、京杭大运河(北京至杭州)、浙东运河(宁波为中心,连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无锡是“绕不开运河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运河历史文化资源。“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已成为无锡地方文化的金色地标。贯通南北的中国大运河在无锡穿城而过,它承载着无锡厚重的历史人文价值,孕育了无锡地方文化“水韵书香”“厚德载物”的特质,它既是无锡城市兴盛之源,也是新时代无锡文化走向中国和世界的根基。在运河文化勃兴的当代,无锡城市发展的谋篇布局需要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从而再植无锡地方文化的根与魂,谱写无锡城市文化的新篇章。
对于无锡大运河的文化,富耀南、应晓萍在《重塑金色地标,再植文化的根与魂——无锡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策略探析》[2]中写到:自元京杭大运河贯通后, 无锡同沿线许多城镇一样, 成为因运河而起, 因漕运而兴的商业都市。但无锡更胜一筹, 其处在江南航运中心位置, 促使南北商旅往来频繁, 货物运输一派繁忙。至清乾隆年间, 无锡“米豆之业甲于省会”, “皖豫米商纷至沓来, 浙东米船麇不联樯”。时三里桥芙蓉湖面船舶云集已蔚为壮观。早在弘治年间, 无锡“布码头”之称, 传遍大江南北。自清光绪年间, 又成为“甲于东南的丝茧市场”。随着布、米、丝三大码头的形成和发展, 必然带动银钱业, 成为东南首屈一指的布、米、丝、钱四大码头。尤其是米市, 列全国四大米市 (无锡、芜湖、九江、长沙) 之冠。其主要载体集中在北塘“一河” (古运河) 、“二街” (北大街、北塘大街) 、“二巷” (江阴巷、竹场巷) 、“四弄” (布巷弄、小猪弄、坛头弄、巴斗弄) 、“四沿河” (芋头沿河、蔴饼沿河、桃枣沿河、茅蓬沿河) 一带。
无锡除了大运河带来的遗产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桑希臣在《龙脉——千里大运河》[3]写到:除去无锡的景色迷人,它的特产无锡惠山泥人更是名扬中外。如今的惠山泥人更多地作为一种精美工艺品而为人所喜爱。随着大运河再度为国人所重视,这一流传了千年的手工艺品将会以更加崭新的面貌向世界诉说中国无比灿烂的民间文化。
黄莉新在《无锡史话》[4]一文中写到:无锡地近太湖、长江,又有古运河穿城而过,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300多条,古桥、古塔、古街、古庙、古树等遍布城市各地,江南水文化是无锡文化生成的基本自然特征。
关于无锡的特色文化,雷群虎在《无锡特色文化》[5]中说:无锡运河“水弄堂”保留了大量有价值的古建筑和古迹,两侧附近荟萃古街、古弄、古寺、古塔、古桥、古港、古庙、古窟、古驿馆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保存相对完整的明清风格的老房子就有2多处。这些建筑遗迹是那个时代依托运河所开展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印记,是那个时代人们生存方式的空间符号,也是历史文脉延续的节点。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