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4417字
文献综述
本次毕业设计的课题为《BBOX》,具有一定的实验性与创新性。课题将BBOX音乐中一些基础音与特效音转化为普通人脑内图像,运用视觉语言来表达声音的各种形式,注重声音带来的感性成分,感受听觉引导视觉的独特魅力。将声音在时间上的延续性特点以平面,立体或交互的形式呈现,旨在通过探索音乐的视觉化,增强受众的艺术体验与记忆。
BBOX起源于美国黑人文化,主要讲究自由随意。在中国玩BBOX的都是些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特立独行的青年,聚会和交流大多是在地下组织。被这种音乐震撼的青年们面对听起来复杂的音乐节奏往往只能望而却步。从不懂BBOX的人的角度模拟他们听到时脑补的画面,能帮大家迅速对其有个详尽的了解。为更多喜欢BBOX的人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基础教学。既促进了BBOX这种文化在国内的传播,也是将声音转化成图像研究的有力参与。声音视觉化以乐曲自身为中心,以普通大众为对象,帮助人们在接受外界音乐时,不单单靠听觉接收和感知,更多的是通过停留记忆最久的视听结合来进行。音乐的视觉化已日益成为音乐传播的发展趋势之一。
当前的视觉可视化研究中,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为基本手段,人造数字化影像为主要载体,研究方向多为声学物理。本课题将音乐与图像相联系,将听到的信息转化为看到的信息,引起人们的通感。重点在于如何将音乐转化为可视化的视觉效果,完成课题研究。
声音是在时间中流淌的,[1]在不同时段发出的音符连贯起来,组成了节奏和旋律,声音才具有了人们所能理解的含义,声音的轻急缓重都代表着不同的情绪,也暗示着发出声音的这个人心理的变化。声音的艺术,音乐、朗诵或者别的声音的艺术形式,都是在流逝着的时间中实现的,而绘画、照片、建筑这些眼睛所能看见的设计则是存在于空间中的艺术。在新媒体得以实现之前我们所认识到的设计或者绘画都是静止于空间中的,反映出的是我们所看到[2]的空间在某一时间中所截取的片段。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仆》,被称之为“凝固的时间”;浪漫主义的绘画作品被认为非常富有流动性,整体有一种动感存在,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3],非常的具有煽动力与感染力,但我们一眼就能得到整个画作的全貌,只需要这一眼,我们就能感受到这个作品的所营造出的气氛,而并不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依次观看,才能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声音可视化当前较为成熟的研究方向为“音流学(Cymatic)”[4],研究与物理形态有关的震动现象,而这种物理形态产生于某种特殊的传导体发出的声波的相互作用。其方法源自于最早由德国物理学家厄恩斯特·克拉尼(Emst Chladni)在1787年设想出的一个将声音视觉化的方法。
康定斯基于1925年展示了传统音乐乐谱的代替品,这个作品与他对于点,线,面的主体理论概念相一致。他写了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小节,展示的音符和传统乐谱非常类似,尽管五线谱并没有出现。而克里于1924年写的巴赫《G大调钢琴小提琴鸣奏曲6号慢版》则更加严格:传统五线谱已经被水平平行的统一格子所取代。一个音符的音高由其在网格上的高度表示,而跨度则意味着改音符的长度,而它的强度则由曲线的不同厚度来表示。1991年,建筑师斯蒂芬·霍尔(Steven Holl)应用这种写法设计了位于得克萨斯州达拉斯的斯特莱托住宅(Stretto House)的立面。他认为,建筑的体块与材质的表达是根据重力,重量,荷载,张力以及扭矩来展现其自身的,就如同管弦乐一般1928年,由亨里克·纽格柏林(Henrik Neugeboren)设计的巴赫纪念碑同样遵循了克里的脚步,只是纽格柏林更近了一步。这个作品来自于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全集I中降E小调赋格中的一个片段,并将其三维化。1967年,汉斯·杰尼(Hans Jenny)博士出版了《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Waves and Vibrations》一书,在这本书中汉斯·杰尼模仿克拉尼斯所使用的方法,所呈现的图像近乎完美,时而静止时而汹涌澎湃,根据声音不断变化。
珍妮利用晶体震荡器由一个光滑的音调圆盘和振动膜。[5]这是声音可视化研究的一大进步。晶体振荡器的优点是,可以精确的控制频率和振幅。(当时并没有用电子设备作为中间环节)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