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1091字
文献综述
多元化的概念最早由 Ansof(1957)提出,不同学者对此概念进行了不同的解读,赋予了多元化多方面的涵义,但其本质都意味着企业经营空间的扩张和收入来源的增加(刘孟飞等,2012)。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源于金融服务的供求变化(邓伟、付雯雯,2014)。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脱媒的加剧,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加快,传统上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受到冲击,多元化经营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
然而,学术界对于多元化是否可以增加银行绩效仍无定论,国外文献研究中有三类不同观点。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多元化经营能够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Busch和Kick(2009)探讨了业务多元化对德国银行盈利能力的作用,研究表明其的确可以显著提高银行绩效。Saunders等(2014)对2002-2013年美国银行业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多元化水平越高,通常盈利能力越强。与此相反,一部分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多元化非但不能有效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反而会增加其经营风险。Berger等(2010)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表明,四个维度 (贷款、存款、资产和地理)的多元化都会降低银行收益、提高经营成本。除此之外,还有小部分国外研究显示多元化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如Liu等(2013)对美国银行持股公司的研究表明,费用收入多元化对银行绩效有较强的积极影响,而表外业务多元化对银行的收益具有不利影响。
承袭国外学者的研究框架,国内学者针对国内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研究也均指向这三类结论。尚妍等(2016)认为多元化可显著提升我国大型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闫彦明(2005)选用鲁梅尔特对企业多元化的测量方法,运用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并没有产生明显的绩效,但国有商业银行要比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果好一些;多元化起到了分散风险的效果,但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分散风险性良好,股份制银行的多元化反而增大了风险。张方杰、王俊浦(2005)采用Entropy指标来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程度,得到了与闫彦明的分析相同的结果。李明辉等(2014)研究表明,非利息业务水平提高不能明显提高银行盈利水平,而且导致传统业务收益率降低。王菁和周好文(2008)、李泉和延莉莉(2014)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即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的盈利能力具有负效应。而李志辉等(2014)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认为多元化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李梦雨(2014)的研究也表明多元化对绩效的影响并非绝对,综合经营有利于上市银行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的提升,但对非上市银行则是严重的负面影响。
资料编号:[87697]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