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总字数:5331字
参考文献:
本文涉及的“他者”视野下的美食纪录片,指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美食文化中,形成一种他者视野,或是从国外角度看待中国美食文化,或说从中国角度品味外国美食,“有比较才有鉴别”[1],从而探求影片中的文化表达及文化建构价值。
- “他者”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他者”理论是近年理论研究的热门理论之一。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以及相关会议书籍都为笔者深入了解“他者”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源。以CNKI资源网站为例,在网站中以“rsquo;他者rsquo;视野”为主题搜索,截止2020年12月有520条结果,将主题拓展为“rsquo;他者rsquo;理论”,则共有3096条结果。这些文献大多把“他者”理论应用于文学、教育学等学科及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上,以及对该理论自身发展和学者定义的探究,少有将理论与影视作品相结合讨论。本文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在现有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参考萨特的哲学思想,来充分认识”他者“理论的概念、特征等知识。
陈宣良等人翻译的萨特《存在与虚无》中提出:“我们只在别人眼中是我们,并且正是从别人的注视出发,我们才把我们作为我们承担起来。”[2]参照萨特的哲学理论,“他者”视野在美食纪录片的表现主要为从外国人视角出发,品尝中国美食,感受中国美食文化,于此同时思索他国美食文化与中国美食文化的表达差异,进而对外建构起中国美食文化价值体系。
如果以“他者”,并含“美食”、“纪录片”、“节目”、“影视作品”主题逐一搜索,截止2020年12月最大搜索记录为210条,主要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对某一具体的“他者”角度下纪录片的创作、叙事手法的研究。刘晓《中国诗人故事的“他者”讲述——解读BBC纪录片lt;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gt;》一文中分析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从“在历史中解读中国”的制作理念出发,借助故事化的讲述方式,兼顾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审美和接受习惯,展示了西方人眼中的杜甫,同时探索以“他者”视角讲述中国诗人故事的新范式。“价值观念的不同,往往构成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抽象却深刻的文化壁垒,以至于人们抗拒沟通和交流。”[3]
该文从三个方向来启示纪录片“他者”视野文化表达的创新:依托文化人物传达核心价值观念、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发挥电视媒介和故事化影像的作用。武新宏的《21世纪中外合拍纪录片“他者”话语方式探析》一文认为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质量的深入,“他者”与“我者”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该文从话语内容、话语关系、叙述方式等方面分析“他者”话语方式的改变。“观察自我在rsquo;他者rsquo;眼中的形象, 研究rsquo;他者rsquo;如何看待自我, 有助于自我完善以及彼此相互理解与沟通。”[4]
在中外合拍纪录片中话语内容更多的关注中国现实社会,话语关系倾向于合作、平等、交流、对话,以及采取个体视角与触摸真实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王庆福,陈巧巧在《与“他者”对话:重构“中国故事”的叙事话语》中提出“他者”视野的缺失是一个国产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的概念,认为应该从“他者”视角进行自我反思,应该将“自我讲述”与“他者讲述”相区别,实践将主持人融入地方文化的讲述方式,“通过对话创造一种双方可以接受的空间, 改变当下纪录片以自我为中心的话语体系, 进而让中国纪录片告别自说自话的状态, 参与到国际纪录片的中国话语建设之中。”[5]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