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2.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旅游业发展时间较国内旅游业发展时间更长,因此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也较早。大部分研究表明,旅游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也反作用于旅游业,使得旅游业蓬勃发展。国外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双向导向关系,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吸收。
Proenca 和Soukiazis基于经济收敛假说,实证检验了意大利、西班牙、葡
萄牙和希腊等国家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证实旅游消费能够缩小区域经济差距[1]。Tsui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2SLS 回归模型对新西兰旅游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后指出,新西兰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推动了国内旅游消费[2]。Mohammad Shabeb等人研究了旅游产业全球化对约旦旅游业发展的变迁问题,他们主要从旅游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角度出发进行探讨,得出区域环境的开放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造成了干涉,使旅游流动增加,游客能够更自由地旅行和移动,反向导致旅游业的发展[3]。可以看出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是双向并且同步影响的。
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难免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Yaoqing Yuan等人采用PSR模型对湘西的区域环境、旅游和经济体系的动态协调发展研究表明湖南省西部环境-旅游-经济体系正朝着正确的比例重要性和相互协同增长的协同方向发展。与大部分研究结果相似,环境-旅游经济体系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欠发达经济成为制约环境经济体系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成为限制湘西地区旅游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4]。Lingling Chen 和Brijesh Thapa等人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脱钩分析和LMDI分解的方法探索了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旅游业的发展迅速增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由于空间发展不平衡,区域经济和旅游业的水平和趋势存在重大差异,将国家减排目标细化为特定区域特定目标是必要的。在减轻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理想的旅游经济发展,在减少旅游业的能源密集度的情况下实现低碳旅游发展[5]。
2.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中国旅游业的井喷式发展应该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等一系列举措,境内外旅游都有崭新的市场等待开拓。因此国内也有许多学者以不同的角度对旅游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贡献问题进行分析。
随着旅游产业地位的提升,市场意识全面强化,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立,旅游产业市场准入障碍基本扫除,行业内的多种所有制形式日益普遍化,市场规则逐步形成。生延超以国内为研究背景,研究了在旅游经济增长过程中,其产业结构变迁的贡献具体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效应。利用了旅游经济结构统计数据对1992-2008年进行分析,在日趋饱和和逐渐完美的制度和政策体系中,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趋于稳定。最终得出结论:不同时期、不同空间和不同发展阶段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贡献各有差异,我国旅游产业正不断向科学化、合理化的道路前进[6]。赵兴军则以国内为例选取特点指标作为旅游产业结构的三个部门运用模型进行测算。数据模型表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旅游业迎来了平稳增长的阶段。他指出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差别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各省旅游业发展阶段不同,在结构优化上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实际出发,构建最适合当地的发展模式[7]。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