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可转债价值分析的的隐含波动率方法文献综述

 2022-03-18 21:58:30

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上市公司可转债价值分析的的隐含波动率方法

可转债的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convertible bond),是一种混合型的金融产品,可以被视为普通公司债券与股本认购权证的组合体,它赋予债券持有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约定的价格将该债券转换为发债公司的股票。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转债内含的转股权保证了投资者获得稳定收益,还附加了未来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而对于发债公司,可转债的票面利率比普通债券低,因而为企业提供了新的低成本融资工具。由于可转债对投资者和发行方兼具吸引力,可转债在金融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 可转债定价

1.1国外可转债定价研究

可转债产生于19世纪,美国纽约艾瑞铁道公司于1843年发布了全世界第一张可转债,已经约有180年的历史,但可转债的定价研究相对发展较慢。20世纪70年代,随着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理论为代表的衍生品定价研究的相继问世,可转债定价研究才得到快速发展。根据本文收集的文献资料,主要将他们归为两类。

第一类是结构化的方法,这些模型的共同点是将公司价值认定为是影响可转债价格的主要因素,并试图求得可转债价格的解析解。Ingersoll(1977)最早尝试将B-S期权定价公式引入可转债定价问题中,他假设可转债的价值只与公司价值有关,在此基础上提出套利理论并推导出在不考虑赎回条款等约束下的可转债理论价值的解析解。随后,Bernnan和Schwarts(1977,1980)认为另一个影响可转债价格的因素是市场利率的波动情况,并考虑了赎回条款,利用有限差分的方法求解得到了最早的双因素定价模型。围绕着双因素模型,Nyborg(1996)进一步考虑了回售条款以及浮动的利率因素,Li等(2008)推导出随机利率模型的可转债精确定价公式,并证明在不完全市场下CIR模型要优于Vasicek模型。基于公司价值的结构化定价方法具有较好的理论解释力度,但是由于公司交织难以直接度量,这种方法在实际中可操作性较差。针对这一缺点,简化的结构化模型以公司股票价格(McConnell和Schwartz)作为基本变量,逐渐成为主流方法。

第二类是数值方法。由于可转债包含了许多附加条款,影响可转债价格的因素复杂,采用简单的模型难以对其作准确定价。数值方法不过度依赖数学推导,可以反映定价的复杂过程。在可转债定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数值方法包括树图法(Cheung和Nelken,1994;Carayannopoulos和Kalimipalli,2003)、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蒙特卡洛法(Buchan,1998)等

1.2国内可转债定价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首支可转债——宝安转债宣布发行,我国的可转债定价研究逐渐拉开序幕,主要以 “引进国外成果,融合国内情形”的形式开展。华夏证券研究所首次引入B-S模型对国内可转债价值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张德华和陶融(1999)考虑了票面利率、转股价格、无风险利率等因素。郑小迎和陈金贤(1999)运用无套利原理推导出了国内可转债的双因素模型。数值方法方面,秦学志和吴冲锋(2000)运用二叉树方法刻画了发行者与持有者的博弈关系,考虑复杂条款的有限差分方法的数值解(龚朴,2004)、美式期权的最小二乘蒙特卡洛模拟(杨海军,雷洋,2008)等方法相继出现。关于可转债的附加条款的复杂性,宋斌等(2013)引入了博弈期权描述多个期权间的相互影响。在实证分析方面,学者运用B-S模型(郑振龙,林海,2004)和二叉树方法(杨立洪,杨霞,2005),发现我国可转债普遍存在价值低估现象。周铭山等(2013)从套利交易成本的角度说明我国可转债定价效率低的原因是投资者有限信息或不完全理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