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使用后评价文献综述

 2022-03-25 19:44:43

文献综述

  1. 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历程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是指以清名桥及清名桥广场为核心,以南长街、京杭古运河、南下塘、伯渎港、大窑路一带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区域为组成部分的古街区。[1]是京杭大运河全 线目前唯一保存原汁原味的古运河段,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被专家评为“千里运河古韵在清名”。[2]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建设, 始于 20世纪 90年代。 1993 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和南长区委、区政府邀请清华大学专家、教授对南长街、古运河进行整体规划,确定了修复范围。 1994年,启动南长街地区的改造。[1]在《无锡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004)确定的市区5处重点保护历史地段之一便有清名桥,2007年底就启动了清名桥街区保护性修复工程,预备将清名桥街区打造成“中国大运河申遗的标志性节点”。[3-4]在最新修编的无锡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明确强调进一步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全面推进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建设,重点导入文化要素,升级旅游配套,完善旅游服务,打造文化旅游文化氛围。

但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粗放的更新改造模式难以维继传统生活氛围和传统空间格局。因此对无锡清名桥进行使用后评价,基于使用者需求出发,重塑历史风貌是十分迫切的。

  1. 国内外POE研究概况

使用后评估(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是20世纪60年代从环境心理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对建筑环境的研究,英文缩写 POE,意即建筑投入使用后,评价建筑的绩效。[5]总的来说,POE指在规划设计项目建成若干时间后,以一种规范化、系统化的程式。收集使用者对项目使用的评价数据信息。经过科学的分析了解他们对目标项目的评判,由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与设计师,某方面的技术专家(如评估图书馆.需要图书管理方面的专家)共同组成的评估组,全面地鉴定项目设计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使用群体的需要,通过可靠信息的汇总,与原初设计目标作比较,发现设计上的问题,为以后同类项目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设计的综合效益和质量。[6]

2.1.国外POE研究发展状况

国外的使用后评估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当时正处于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但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也带来了环境、资源等方面的危机,人们也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POE最初的研究内容是从空间环境与人的行为研究开始,调查人对已建成环境设施的使用行为及对环境的评价态度。[7]这一时期的POE的研究对象多限于功能较单一的建筑类型.如大学生宿舍,住宅.老人院等。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使用状况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一个高峰。这一时期的POE实践从功能较单一的建筑类型发展到对多种复杂功能的建筑类型和城市大尺度空间环境的评价,包括办公室、医院、图书馆、学校、大尺度的景观以及政府和军队的建筑设施等。1975年,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对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了POE程序制定和评价研究,POE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大量在具体项目中的实践,并成为了项目生命周期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形成了“策划一设计一使用一POE一优化”的循环模式。[8]20世纪90年代,受到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科学技术发展的

影响,POE从定性描述转向精确的系统研究,在研究工具上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空间分析,如GIS的数据处理、计算机模拟技术等,科学技术的支撑使得POE可挖掘的信息量更大。此时POE的研究对象扩展到了广场、绿地、道路、地下空间等各种城市场所。[4]总的来说,国外POE研究历经50多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从狭义的建筑和环境评价走向广义的综合性评价。[6]随着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工具的进步,POE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结合网络数据,利用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进行分析。与传统的随机抽样的POE问卷相比,大数据可以获得更完整的问卷和全面的数据”。[9]此外POE为分析政府和政府的绩效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方法,马来西亚的公共建筑分析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应用和POE是相关的,有效的和成功的确定居住者的满意度水平,并为改善建筑性能提供建议的方法。[10]

2.2.国内POE研究发展状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