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城市街道空间是集交通功能与公共交往于一体的城市复合型空间,是城市空间最为基本的骨架,在为大众提供通行路径的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多元复杂的交往活动。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街景在对城市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形象展示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80 年代前后,西方国家就意识到回归街道空间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大城市也开始重新考虑街道生活环境与人的关系,探究人性化的街道空间设计。目前,我国针对街道空间的研究主要包括对街道空间的要素研究、街道空间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街道空间的设计理念研究、城市街道空间的规划管理四个方面。整体看来街道空间设计呈现出人性化、生活化的发展态势。
本设计是“街景重构”主题毕业设计创作实践。街景重构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引着我们思考如何从城市生活的角度探索街道空间景观设计,如何从街道出发重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所学知识,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带来契机、增进新城老城文化融合发展,同时进一步探索有关活化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价值所在。
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2.1 国内
首先,界面是组成街道空间的基本要素,街道空间的改造与更新离不开对街道空间界面的研究,从而创造优质的街道空间界面,形成良好的街道空间形态。韩勇基于视觉心理与视觉形态分析,提出界面对街道空间的整合方法与途径 [1]。查翔指出了街道界面设计的系统构成模式,是由“硬塑造”和“软塑造”作为设计的基础和框架,通过模糊操作和动态处理的手段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设计流程[2]。在研究街道空间界面设计方法与流程的基础上,这类文献主要侧重点分为三类:一是对城市街道建筑界面的研究主要是对街道建筑界面设计方法的探讨:丁婧以街道美学和街道构成的理论分析,建筑立面的整治清理对于街道景观的影响,对其可行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3]。刘华杰借助类型学、文献分析法、图示法、视觉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分析等,基于街道空间和建筑界面色彩关系的研究,从宏观、中观、微观、类型街道等方面对建筑立面色彩控制方法的研究[4]。二是城市公共环境设施的研究,在满足人们使用功能的同时,更注重与环境的协调以及与人之间的沟通。对城市公共设施设计理论的研究,丁天军通过理论研究从城市空间构成,城市街道空间形成户外活动场所的机制,结合公共设施的特点、互动因素,总结以建立宜人的活动场所为目的的设施设计原则,分析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策略[5]。曾勇、林波归纳功能与安全、视觉与空间、环境与精神、工程与生产等方面为影响城市街道家具设计的重要因素[6]。张莹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调研的方法,归纳城市街道公共环境设施的形态设计原则,总结出研究定向设计、组合设计和模仿设计三种方法[7]。对文化在公共设施中应用的研究:杨润通过对环境小品设计的构成要素、空间特征、设计要点等内容予以梳理,并结合城市街道特色塑造的相关理论与设计实践案例的分析进行设计探索[8]。李卓从规划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的分析,提出“系统,功效,人本,文化”的地域文化的基本应用原则[9]。此外,在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市家具智慧化是未来公共设施的发展方向:周波主张在“人、事、物、技、文、场、境”等研究要素的系统框架内,研究城市家具与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并针对近阶段和远期发展,分别提出了“智慧家具带”和“智慧微枢纽”的设计策略[10]。三是对城市街道绿化的研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治理、城市景观特色的塑造十分重要。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分析街道绿化发展过程,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的形式,得出街道绿化的设计原则以及密林式、田园式、花园式、防护式、自然式、多层式、简易式七种布置形式[11];第二阶段从道路绿化网络、市街绿化空间、道路绿化形式、市街绿化坚持的原则及街景各元素的协调等角度,总结出市街绿化的特点[12];第三阶段运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AHP模型与方法[13]、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数学评价模型[14]等方法对现有街道绿化进行评价,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为城市环境品质提升提供指导。
第二,我国在街道空间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研究方面的文献研究的侧重点一般为两个类别:一类注重城市街道更新中的公共交往空间的重塑,思考在设计中如何考虑街道与社会生活、人文环境间的联系、人的感受和需求;另一类则着眼于城市街道空间活力的研究,从思维转变、品质提升和管理创新等角度,提出实现我国街道活力发展的策略建议。
在“车行优先”理念逐步向“以人为本”转变的过程中,邱书杰学者分析了城市街道中的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品质,以及城市街区中街道肌理、尺度及其变迁过程,从改善居民生活、振兴商业文化、塑造独特的传统风貌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出城市公共空间的街道空间规划策略[15]。除此之外,在营造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的方法上,宋桐庆、张云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进行各类数据的对比,指出应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开发模式来取代全面恢复人性化的道路空间设计思维,引入“共享街道”,构建以人为本的街道空间[16][17]。李昊学者从内城街道社区演进与现实状况入手,揭示了社区公共空间公共性旁落的问题表征,研究通过社区公共空间微干预策略来实现街道空间的动态持续更新[18]。伍炜、蔡天抒学者以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食品大厦城市更新单元规划为例,进一步推动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激励制度的完善,试图为国内类似地区的城市更新规划提供经验借鉴[19]。近年来,城市街道公共空间理论逐渐完善,新数据环境为城市研究与规划设计提供新思路,胡一可、丁梦月等学者对街道城市功能、功能密度、功能混合度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评价,将城市街道的公共空间研究由定性转为定量化,为精准化的城市街道设计提供参考[20]。龙瀛对成都街道活力进行案例研究,一改专家打分、现场调研等传统方法,利用大数据和开放数据背景,对成都街道的人口密度、交通特征、可达性等指标进行定量评价,有望发现中国城市街道的一般性规律[21]。
雅各布斯曾说,街道有生气,城市才有活力[22]。在营造城市街道空间活力方面,城市街道空间与市民之间存在着“人造空间, 空间塑人”的辨证关系,创造街道活力的条件之一是营造空间形态良好的街道场所,其二是丰富在街道中活动的人们的各项生活行为[23][24]。邱灿红、彭刚等学者将作为线性空间的街道当作整体来设计,将以上两个条件相结合,才能激发街道空间的活力[25];孙宇、王耀武、戴冬晖等学者在通过对共享街道、完整街道、开放街道、健康街道四个概念的比对分析,确定活力出行的主体地位[26]。同时,陈跃中学者总结出适应我国城市目前街道发展的街景重构五原则和六阶段,打破传统街道设计方式,并以北京京东总部项目为例,探索突破红线,开放界面的多层次景观体系营造;以“四水归堂”的建筑理念和北京望京SOHO的流线型线条相对比,介绍如何通过多种文化表述手法来延续场地记忆。最终得出城市街道的转型和发展有赖于各方对建筑界面、慢性通道、街道设施、道路绿化等街景重构要素进行全方位的改造[27]。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