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人与自然的深层联结——南京坚果公园方案设计文献综述

 2022-03-25 20:00:34

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急速増加,建设密度呈急速上升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雾霾、洪水、噪音污染、温室效应等极端气候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使得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作为一种新兴和发展中的公园类型,城市生态公园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但仍然缺乏可供操作的规划建设方法做指导,且规划的前瞻性较弱,未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保护和修复城市生态环境上的作用。因此,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2.研究目的和意义

伴随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已成为高密度的人类聚集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而作为一种城市新兴和发展中的公园类型,城市生态公园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回城区,恢复和重建乡土动植物种群,满足了住区居民与大自然接触的需求;为学生感受自然、学习自然环境知识及野外活动提供科普教育的场所;提高了市民与自然环境的联结感,减轻单调的城市混凝土环境对居民的压抑性。另外,城市生态公园的开放性和公众参与性,利于社区凝聚力和人际交往,并通过创造适宜小气候环境,减少邻近建筑物的能耗[2]。因此,建设城市生态公园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发展旅游经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坚果公园的调查研究、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到空间属性与人的关系,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将其打造成集体育运动,自然科普,亲子休闲,文化科技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休闲场所。不仅为周边人群提供休闲娱乐场所,同时对南京江北新区生态景观的保护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并促进城市环境建设进一步发展。

3.国内外城市生态公园的相关研究及其发展

3.1 国外城市生态公园的相关研究及其发展

西方对城市生态公园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系统。1857年奥姆斯特德(Frederic Law Olmsted)主持设计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创造性的将自然引入城市,具有自发的生态特征,为早期生态设计理念的萌发奠定了基础[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