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引言
现阶段,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带来人口扩张、城市蔓延、生态基底被破坏、水土流失、交通拥堵、生物多样性减少、资源污染等大城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统筹山水林天草治理,构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方式。201 7年3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的指导意见》,“城市修补rsquo;rsquo;理念对改善工业弃置区的空间环境、景观风貌,重塑工业历史文脉,提升城市的特色和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城市中各类型的工业遗址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习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导思想下,2009年建成的镇江复兴船厂成为棕地,计划改造成一处滨江工业遗址公园。
本论文以瑞昌江州造船厂工业遗址公园、江州废旧船厂景观再生与更新等案例为参考项目,并结合场地周边环境,分析项目现状,梳理提取地域文化和船厂特色文化,从中提取出景观设计思路,通过合理布局功能结构,在满足一般公园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尊重场地环境,因地制宜,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公园城市、公园化城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船厂特色文化为依托,打造集休闲观光、生态示范、科普教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工业遗址公园。
1、棕地概念
棕地(Brownfield Site):美国的“棕地”最早、最权威的概念界定,是由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环境应对、赔偿和责任综合法》(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sponse,Compensation,and Liability Act,CERCLA)做出的。“棕地”概念的提出主要是解决旧工业地上的土壤污染问题。相对成熟的是美国环境保护局1994年的定义:棕地是被遗弃,闲置或不再使用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及设施,这些地区的扩展或再开发会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也因此变得复杂。欧洲经济与棕地更新网络行动组(CAEBRNET)有类似定义:棕地是那些由于之前土地使用者带来了不良影响,已经受到或将要受到污染的土地,包括被废弃或仍在使用的。这些定义强调了棕地是由于受污染的土地,显得有狭隘。
相对而言,英国对棕地的定义要广一些。1990年左右,棕地一词出现在英国规划法中。根据英国规划法,棕地是相对于绿地上的一种规划上的术语。绿地一般指不能用于开发和建设的,覆盖有绿色植物的土地。棕地则是指曾经用于开发建造,但是又被遗弃的荒地,无论受污染与否。因此,棕地不仅包括旧工业区,还包括旧商业区、加油站、港口、码头,机场等工业化过程中所遗留下来,已经不再使用的设备、建筑、工厂或整个地区。
2、研究必要性
我国在不断加快城市化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城市产业结构开始转型,第三产业渐渐成为主导产业,进入了以产业“退二进三”升级换代为主的城市更新及适应性再开发的新阶段。城中弃置的各种类型的工业遗址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工业主题旅游等特色化的新兴文旅产业近年来也如火如荼的在快速建设发展中。一些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大型工业企业外迁出城或者停产倒闭,导致城内原有的旧工业厂区沦为废弃场地,遗留下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生产设备、大型厂房建筑等工业遗迹。工业废弃地的再生问题是我国大量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必须面对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恰当的运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去保留不同地域的工业文化特色,改造再利用后重塑地块价值,是现在及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和营造地域特色的重要课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