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 研究背景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根本性任务和指标,实现人民富裕和国家富强,乡村旅游作为贫困地区扶贫攻坚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渠道,越来越引发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高度论述,实现绿色低碳永续发展。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在于农村建设,农村建设时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根基。
中央十分重视和大力支持发展规划引导乡村旅游建设,采取财政补贴,以奖代补,设立产业投资资金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等方法,提高民众积极性和参与度。以江苏南京为例,2013年《南京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纲要》的出台 为南京市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政策保障。建设要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充分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加快形成乡村农业旅游发展格局。2013年,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30个以上;2015年,建设江宁、高淳两大示范片区,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 100个以上;2017年,建设浦口、六合、溧水三个示范片区,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200个以上[[1]]。总体来说,各行各业积极参与,多样化发张,取得的成果卓有成效。但中国旅游型乡村建设仍有许多不足和问题:
- 城市化现象严重:乡村大量使用过城市绿化植物种类并模仿城市造景方式,没有考虑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而是直接套用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和绿化植物景观配置。城镇建设不考虑实际情况,片面追求高大、新颖,不顾及自身的地域特点,造成景观的破碎化现象严重[[2]]。
- “千城一面”,丧失本土特色:乡村在不断更新,但大多是单一模仿城市的居住以及造景方式等,丧失特色而且产生了城市和乡村间建设的混乱[[3]]。乡村景观的无序混乱,使得乡村本土特色逐渐丧失,规划建设中一味追求“洋、大、美”,注重“图案式”形式,与周边景观无连续性和协调性[[4]]。城市人工化元素的大量堆叠,导致工业化气息浓重,丧失传统乡土特色。
- 生态平衡失调:城市化推动下,农村自然风光和丰富多样性不断被吞噬,乡村景观风貌严重受损,出现了“景观污染”的局面[[5]]。土地被硬质铺装取代,大量乡村自然景观风貌被改造成规整布局的人造景观。
- 乡情感知减弱,乡愁记忆消失: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新的生产方式正在影响农村,古老的农耕文化正一点点湮没[[6]]。乡村开发混乱无序,建设盲目模仿,导致乡土情感被忽略遗忘,乡土情感和乡愁的记忆慢慢减弱,藏在人们记忆中和童年中的美好情感渐渐消逝。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的乡村建设已经卓有成效,乡村景观风貌独特,植物群落趋于稳定,独具特色,相关研究领域己形成了相对系统完整的方法体系,主要集中在乡村景观和植物应用研究两方面,乡村景观的研究注重等多元学科的融合,以乡村景观类型、景观规划、景观评价及乡土文化感知为重点内容。而植物应用方面则多注重生态性,在植物选择和应用配置方面已有较为广泛且深入的研究[[7]]。
在乡村景观方面,国外在乡村景观的规划研究和实践方面开展专题研究时间较早,主要集中在如英国、德国、捷克、荷兰等的欧洲国家。德国在1973年编制的《自然与环境保护法》包含所有城市和村镇区域的景观规划,深刻影响了乡村景观建设[[8]]。荷兰在1954年的《土地重划法案》服务于农业的利益,允许土地用于其他社会目的。英国于二战后,政府提出农业繁荣要伴随乡村的安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改善,同时提高民众对乡村热情程度,将“平衡乡村地区的自然环境质量与乡村社区的生活质量”作为这一阶段乡村发展策略的核心[[9]]。期间陆续发布《乡村法》(1968年)、《野生生物和乡村法》(1981 年)、《乡村和乡村道路法》(2000年) 等文件[[10]]。民间也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乡村历史文化特使风貌的保护,并取得了卓越的成果。美国学者Forman提出了生态空间与景观规划的新模式,注重在综合性乡村景观营造中融入生态价值保障和文化内涵[8]。在韩国及日本,乡村景观建设也被广泛重视,韩国1970年的新村运动,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条件。日本20世纪 60 年代造町运动对传统聚落的保存,对农业产业的振兴,对地区生活环境的改善都取得巨大成效,1979年的一村一品运动提高了一个地区的活力,激发当地村民建设家乡的热情[[11]]。
在植物选择和应用配置方面,欧洲重视因地制宜和适地适树,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稳定性,重视乡村文化等乡村意象方面的内容。选用当地乡土物种,进行美化的同时,吸收当地的传统特色,使之具有乡土风味,不照搬绿化旧模式和城市统一模式。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