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的更新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泥塘社区为例文献综述

 2022-03-28 20:47:06

文献综述

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以南京市江宁区泥塘社区为例

  1. 儿童友好型社区的概念及其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相关概念

“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起源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其建设提案是在联合国关于人类居住环境的第二次会议决议之后提出的,会议提出少年儿童的健康程度是衡量人类生活环境的健康程度和政府管理水平的最终标准,建议将儿童的根本需要纳入街区或城市的规划中。“儿童友好城市”的核心是要形成一个完善的、儿童友好的城市空间,并使之在日常生活中惠及城市中所有儿童,使其可以随时随地的方便、安全的玩耍与学习。

儿童友好型社区是指社区的整体环境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社区倡导是社区工作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在社区中传播新的理念和引导新的行为方式。儿童友好型社区对于大多数的社区居民还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儿童社会工作者开展倡导工作,帮助社区居民了解并实现它,从而实现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的理想目标。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定义,儿童友好社区是将儿童置于其关怀中心的社区。具体标志包括:(1)社区能够保障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2)社区有条件让儿童能与同伴见面和玩耍。(3)社区能够保护儿童免遭伤害。(4)儿童在社区里有干净的饮用水和卫生的环境。(5)社区能够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服务。(6)儿童能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7)社区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作用,尤其是在与儿童自身相关的社区事务中。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社区微更新作为城市修补的重要工作内容,受到了普遍的关注。近年来,各大城市展开了一系列老旧社区的更新工作。儿童作为社区中的广泛存在,是使用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较多的群体之一,却常常处于空间权力的底层,故在社区更新中应充分考虑其需求。

通过对典型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儿童生活行为和空间的观测,对社区公共空间儿童友好程度调查分析,探索出影响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因素,并对其提出改进意见,以期完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供参考。

2.国内外儿童友好型社区公共空间研究理论概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