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社区居住环境与健康景观设计——以南京赞成湖畔居小区为例 文献综述
摘要:
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等特殊国情使我国在环境建设和公共健康的问题上,与西方发达国家既有共同的发展趋势又有所区别。总体而言,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景观建设偏重于视觉形象的塑造,追求形式美感,过于强调景观的宏伟壮观抑或精雕细琢,而忽视景观的多元内涵与综合效益,致使一些景观建设流于形式与盲目模仿,景观空间不适宜人们的日常活动交流,更有甚者会带来环境隐患,影响社会公共安全,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经确凿的数据分析,中国国民的健康状况正在因为环境的污染、水泥城市的发展、生态系统循环的紊乱、空间归属感的缺失、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盛行、景观“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的偏离而逐步恶化。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无疑是景观规划设计者关注的重点,如何通过社区景观设计改善当前中国国民的健康状态,实现建设未来多世代共住共生的目标,创造自然健康的生活模式,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景观专业从事者亟待探究的方向。虽然设计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但大量研究和实践工作证明生活环境的改善可以为健康问题做出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居住区; 居住环境; 景观; 规划设计
- 概念理论
1.1居住区
居住区是泛指城市中居民们聚居群集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居住区域,包含了人们居住的建筑物,用于休息、教育、健身、工作,甚至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公共建筑设施、公共绿地以及交通道路,等等。从城市居住现状来看,一般是以 0.7 万至 1.5 万人所聚居形成的人口规模,或户数大 0.2 至 0.4 万户、占地为 10 至 35 公顷之间的用地为量化标准,所形成的生活聚居地则称为居住区。从我国当前行政区域情况来看,通常是以社区的形式存在的,比如某某小区、某某花园、某某新城,等等。
1.2人居环境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从事生产、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在的环境”。即人居环境不仅包括住房、乡村、集镇、城市等物理形体(physical structure),还包括人类活动的过程(Human activity process),居住、工作、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等活动,以及为维护这些活动而进行的实体结构的有机组合。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