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上,现代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并通过国家立法大约始于19世纪中叶,从下面几个国家保护文物的立法时间,可以看出几个关键的变化。希腊立法较早,1834年有了第一部保护古迹的法律。法国1840年公布了首批保护建筑567栋, 1887年通过了第一部历史建筑保护法,1962年制订了保护历史性街区的法令,1983年又立法设立“风景、城市、建筑遗产保护区”,将保护范围扩大到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相关的地区。20世纪60-70年代间,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高潮,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国际组织在此期间通过了一系列宪章和建议,确定保护的原则,推广先进方法,协调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第一次提出了“文化线路”这一新概念是在1994年于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文化线路遗产”专家会议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应将“线路作为我们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文化线路”是“建立在动态的迁移和交流理念基础上,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连续性”;强调“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对话和交流是多维度的,有着除其主要方面之外多种发展与附加的功能和价值”。
99 年10月29日,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后,关于茶马古道的论文的发文量又一个显著提升。13年为大运河和丝绸之路做准备,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整体论文的发文量又有了一个较显著的提升。18年到19年国内在遗产保护方面把侧重点转移到了其他方面,固在以茶马古道为例的文化线路遗产方面的论文量有所下降。
总体来说,我国“文化线路”遗产事业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也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各项基础工作如田野调查和认定、基础研究、考古发掘、保护传承、社会认知、场馆建设、创新利用、宣传教育等都相对薄弱。整体上,除大运河、丝绸之路、长征等少数经典项目外,“文化线路”遗产资源家底不清,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存在文化线路保护协调体制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等诸多问题。
国外研究概况:高宇 张云路 马嘉在《日本熊野古道文化线路遗产景观保护机制》中通过对熊野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分析表现国外目前对文化线路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熊野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体系分为遗产空间,文化景观和遗产管控三个体系,在遗产管控体系方面分为法制体系和政府统领、一县主导、多方协同的保护管理体系。文章通过对熊野古道的登录遗产过程、周边文化资源及遗产保护体系进行梳理,总结出了几大特征为我国的文化线路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参考。(1)遗产保护与周边文化和自然资源结合,形成文化空间和文化景观体系。通过周围缓冲区和防护林的有效建立,严格管理周边自然资源开发,预防遗迹遭受自然灾害破坏,保证文化景观特色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并形成以文化线路遗产为主线、以线带动点和面,实现沿线广域文化遗产的统筹保护。
(2)政府统领、主次分明、多方协同,建立法律制度和保护管理体系。有效建立法律法规体系,明确规定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各责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在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保护的基础上动员多方力量,真正实现文化线路遗产的活用活化。
(3)文化线路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并举,兼顾文化和空间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因文化线路的跨度大、周边地形与环境复杂多变,在今后的保护规划过程中必须注意其空间构成特点。例如,在缓冲区设置上,需要充分考虑周边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科学划定。在林业管理方面,通过设置防护林和原有林木景观保护,实现古道遗迹文化景观的保护。
国内研究概况:刘雪丽 李泽新 杨琬铮在《论聚落交通遗产的活化利用——以茶马古道历史古镇上里为例》一文中提出了聚落交通遗产活化利用的思路:“胞—链—形—体”整体模式,同一聚落中具有相同交通线路文化的点状遗产 (如古桥) 、线状遗产 (文化线路片段) 、面状遗产 (历史城镇) 等要素联动, 有助于更大程度地保护区域交通遗产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并有助于推动交通线路和聚落遗产的最优保护与开发。但文章内并没有讲述如何处理研究区域内“茶马古道的整体开发”与“节点历史城镇类群角色差异”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如何协调聚落交通遗产与其他类型遗产的关系也没有提出解决方法。胡斌,王轶楠,李翔宇在《川藏茶马古道沿线聚落研究》中从自然环境及社会文化因素中的经济、交通和移民文化来分析了茶马古道沿线环境群落生成的背景和影响原因,除此之外还详细介绍了川藏茶马古道沿线个聚落的划分,并根据聚落初始生成原因为线索将聚落分为“自发形成的聚落”与“有一定规划意识的聚落”两大类。调研时,发现沿线聚落整体风貌与文化特质正在产生变异,传统住宅的原有特色正被现代城市文化所同。聚落住宅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居民通常根据各自的需求和喜好进行住宅的更新与改造。这种情况下一些外来的事物被不断的引入到当地聚落与传统住宅建筑中,使得传统的建筑正在以极大的速度消亡。文章中对茶马古道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也提出了如何在汉藏过渡区对聚落和传统住宅保护和合理更新等问题 祁嘉华 靳颖超 张宏臣在《传统村落中景观基因的价值与保护》中用生物学的基因理论来研究传统村落保护,生命的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不同,传统村落的基因则只能转化为文化要素,并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式来呈现。经过这样的转换,在审视传统村落的时候,不只仅仅是那些古色古香的外表,还要去寻找其中所承载的历史信息、营造理念和生存智慧。在这种环境中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与传承,其根本的目的是将村落视为一种古老的生命存在形态,进而发现价值,制定出更加科学完善的保护措施。1.依照生命只有在相同基因组合中延续的原理,在保护中尽量遵守与村落原有生态相匹配的原则。2.为了保障重要生命体的健康成长,必须坚持基因配置的科学性。3.像基因复制那样对待村落更新,使新景观保持原有的文化品质。 通过村落的风貌格局、古建老屋、生产方式、民风民俗等要素,研究其中所蕴含的优秀文化基因。在传统村落下一步保护工作中追求文化的原生性,体现文化传承的科学性,达到新旧文化要素的有机更新,是传统村落保护的根本目的。 李建桦在《滇藏“茶马古道”思宁段沿线景观格局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中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景观类型和景观水平两个层次上对茶马古道沿线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描述发现,1、景观类型发生明显变化,林地类型面积减少,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城镇建设用地整体呈上升趋势,斑块个数减少但最大斑块指数却在增加。2、林地是转移量最大的景观类型,深山区域也有部分林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3、人为因素在距离古道2km的范围内作用明显,会使得单一景观类型产生巨变。
资料编号:[26068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