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江都区城市中心公园规划设计文献综述

 2022-04-13 19:59:12

摘要:建设美丽宜居的公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公园绿地作为公园城市的基本单元,是实践公园城市理念的空间载体,探索中心公园理论及规划方法,是城市发展新阶段的时代需求。本文以中心公园规划理论及方法为基础,研究公园城市背景下的中心公园理论及方法,以扬州江都区城市中心公园规划为例,探索规划理念、空间布局、建设重点三个方面的转变:从“产、城、人”到“人、城、产”,从“城市中建公园”到“公园中建城市”,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以期形成中心公园规划的新方法。

关键词:公园城市;公园规划;生态生产生活

  1. 前言

目前随着体验时代和公园城市理念的到来,游客和居民已不满足于过去单一独立的公园,而是更期盼于一个“公共、生产、生活、生态”相融的新型城市绿地。根据城市绿肺、交通枢纽、文化客厅的要求,尊重场地地基,运用生态的处理手法,协调人地关系,最终达成“山水绿带,公园城市”的设计理念。使人们从交通枢纽中心走出来,就像走在自家大花园里一样,打破以往传统的规划布局。但由于缺乏总结性的方法论以及适宜的评判标准,公园城市只是作为一个大而空的理想提法,如今的景观设计只使用表层元素堆砌而缺乏精神内核。本课题通过对公园城市的特征与营建方法进行总结性的梳理,总结分析当前公园城市理念中的优缺点。同时,结合实际项目,深入挖掘所在地区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内涵,建立起富有其生态文化、地域文化特色的设计理念,将现代手法与传统意境融合,创造一个诗意栖居的人居环境,并为其他地区的景观设计发展提供思路与借鉴。

  1. 正文

国内外研究综述

公园城市是我国提出于近几年提出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国外虽然较早开始公园城市的建设,但是由于时代背景和基本国情不一样,其对公园城市的定义以及公园城市出现的背景并不能与我国一概而论。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发现国内外学者对于公园城市的研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

  1. 理念提出。韩国造景学会会长曹世焕在2009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区(IFLA APR)会议上首次提出“公园城市”( Park City)概念,服务于健康、生存、经济的城市公园被视为现代风景园林学的出发点,公园与城市的融合成为风景园林的范例。对于其概念本质,他以霍华德田园城市( Garden City )理论中分离和隔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自然的关系为基础,提出两者的融合。在实施策略层面,运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强调“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为基础的混合型城市形态,以城市网络结构中的流动空间、具有动态意义的景观社会生产基础设施等理念支撑其实践。

以“公园城市”为口号的建设实践也随之在本土逐渐展开。2012年,吴桂昌、王晓川等就中山的城市规划提出构建公园城市的发展战略,其具体方案关注公园网络体系,且以园林建设范围的拓展、绿地功能向公园的转变为两阶段目标,以期城市中的公园体系向公园中的城镇体系转变。

2018年2月,习近平在视察成都夭府新区时提及公园城市理念,进而为学界、业界讨论的热点。实际上这一提法在10余年前就已出现,相关思想的形成与融汇则可追溯本土古代传统、近代西方理念影响,以及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理念与实践。试图从本源和源流的视角探讨公园城市理念,包括:古代“自然山水园中城,人工山水城中园”的发展;近代西方田园城市理论影响下“城市农村化,农村城市化”的倡导;大地园林化运动中“把城市建设成一个美丽的大花园”的愿景;城市大园林建设下“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构想;山水城市探索中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思想;公园城市理念发展中“文化中孕育着自然,自然中蕴含着文化”的内涵,从而在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的当前认知中更完整地理解公园城市理念,并以期有助于当下建设实践的引导。

  1. 发展历程。计划经济主导时期:“有 系统、非引领”。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阶段可以概括为计划经济主导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受《雅典宪章》的影响,居住、工作、游憩、交通被认为是城市最基本的四大活动,公园作为满足游憩活动的空间载体,公园绿地主要被视作城市建设和居住街坊建设的配套用地类型,公园系统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的专业系统之一。但是计划经济主导下,公园系统并不发挥引领城市空间发展的作用。市场经济带动时期:“有引领、 非融合”。从20世纪90年代到2: 1世纪10年代早期的阶段可以概括为市场经济带动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多基于城市经营理念,将公园建设视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内容,公园绿地建设由于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土地升值,进而成为引领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城市和公园的规划建设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园融合”。当前及未来新时代:“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从“十九大”报告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可以看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根本目标,城市规划建设要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诗意栖居”的理想人居环境的关键组成。完善而卓越的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无疑将成为城市人居环境中“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
    第三,“公园-城市”的理念特征和实践路径。理念一: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将公园游憩服务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建设幸福家园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公平和活力多元。理念二:生态筑基,绿色发展。将公园城市格局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优化的基础性配置要素,更强调城绿共荣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其实践路径主要包括:构建和保护区域一体的生态绿地网络,按照山水林田湖是-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理念三:城乡并举,协调发展。将区域风景游憩体系构建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更强调互促共生的新型城乡关系建构。理念四:美丽引领,创新发展。将公园化的城市风貌作为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引领,更强调美丽怡人的城市景观风貌塑造。理念五:多元共生,开放发展。将绿色开放空间系统作为促进社会善治和文化传承宣展的场所平台,更强调和谐繁荣的城市公共空间营建。
  2. 总结与展望

随着体验时代和城市公园的到来,使游客已不满足于过去单一独立的公园,而是更期盼于一个“公共、生产、生活、生态”相融的新型园林。根据城市绿肺、交通枢纽、文化客厅的要求,尊重场地地基,运用生态的处理手法,协调人地关系,最终达成“山水绿带,公园城市”的设计理念。使人们从交通枢纽中心走出来,就像走在自家大花园里一样,打破以往传统的规划布局。

四.致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