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战略的本意是对战争的谋略。国外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起源较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学者将用于军事上的“战略”理念引入用于公司管理和发展行业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索夫、安德鲁斯、迈克尔波特、加里哈默、普哈拉德等。
安索夫(Ansoff) (1965)是《公司战略》的作者,这本书于1965年出版。作者认为,总体战略和经营战略是促进公司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而“企业战略”的概念也因此诞生,之后作者又提出了“战略管理”的概念。根据安索夫的观点,战略管理是企业高管制定的有助于公司发展的长远性规划。战略管理的制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需要企业高管对企业的经营现状以及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深入剖析。与之前的经营管理理念不同,安索夫认为战略管理是一项更高瞻远瞩的伟大计划,两者的区别在于:战略管理是面向未来,动态地过程。这就要求不仅要依据公司的发展现状制定决策,还要使它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得以实现。在这本书中,安索夫深入研究并剖析了企业发展的过程和基本原理,是以后企业战略管理和研究的重要依据。
《公司战略思想》于1971年出版,这本书的作者安德鲁斯(Andrews ) (1971)率先提出了公司战略的思想问题,探讨和制定了实施企业或公司战略的分析方法。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是SWOT分析法的创始人,SWOT分析法是指在公司战略制定过程中可采用分析公司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等因素,将公司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结合的方法,制定最合适的发展战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化劣势为优势,化挑战为机遇。
迈克·波特(Michael Porter)(1980)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家,哈佛商学院教授,同时也是“波特五力模型”的提出者。波特五力模型主要是用来进行评价产业形势,广泛应用于企业竞争战略的分析。五力模型包括两种议价能力、两种威胁、和一种竞争。分别是供应商和消费者的议价能力、替代品和潜在心静如行业者的威肋、以及现有企业的竞争。迈克·波特还提出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理论并且从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分别是成本角度、个性化角度和专一化角度,并形成了三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在不以牺牲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降低从生产到销售过程的各种成本,这种产品或服务是被消费者所接受的;差异化战略是指采取战略措施,向客户提供有别于其他竞争者的优质的产品或服务,并且这种产品或服务是被市场认可的;专一化战略,是采取各项措施,专门为某一特定的细分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往往更加专业。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理论为企业战略研究提供了可参照的依据,在国际企业发展和管理的研究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公司战略管理的研究较国外相对较晚,20世纪8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正式引入中国。到90年代,竞争战略理论引起了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关于竞争战略理论的文献报道层出不穷。一些国内专家学者开始借鉴西方管理学和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模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完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商业战略管理理论,并联系实际,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
范莉莉、高喜超、叶常发(2010)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发表了相关文献,阐述了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通过对企业无形资产的进一步剖析,提出了无形资产的分类方法。形成了企业无形资产的空间模型,并从多个角度完善了无形资产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各项无形资产进行分析和定位,开创了以无形资产角度出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标准,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进行确证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同时也为无形资产的实际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