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未蓝”——科技展厅室内研究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经济得到了不断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增强,人们对展览性建筑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当今社会中尤其对科技类展馆的研究愈加深入,其科普、参与、游戏性得到了大众的欢迎,具有企业性质的展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对科技类展馆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多数展馆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误区,将设计重点放在空间与形式上。展示设计是涵盖众多学科的设计艺术,科技的发展衍生了许多的高新技术与新材料,如何将这些科技新发展合理植入到展馆设计之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展示不再仅仅局限传统的平面展示,给观者良好的听觉视觉感受、及互动参与的满足,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的体验空间。
关键词:展示设计 企业科普展馆 设计策略 新技术及材料
正文:
- 展馆建筑的背景
在人类的众多活动中对事物进行展示是一项重要环节,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塑造出各种展览建筑来满足这一需求。随着对展览建筑研究的全面和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与展览建筑的发展是一个互动过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社会人群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质,展览建筑作为展示文化的产物因此也具有了多样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全世界范围内纷纷开展一系列的展览活动来加强信息的传递与人们之间的交流。然而伴随着新的艺术形式和技术手段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展览活动依托于全新的技术手段,以一种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得人们对展览空间的认识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大众化的带有文化属性的产品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当中,受到越来越多普通公众的关注。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各大高校和相关设计院出现了与展览建筑相关的专题研究。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余卓群先生编写的《当代博览建筑》是国内较早论述展览建筑的著作之一,该书选编了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博览建筑实例,反映出当代博览建筑设计的新水平,为国内相关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此后余卓群先生又出版了《博览建筑设计手册》一书,通过对博览建筑的理论及实例分析,概述了博览建筑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和方法,为我们对展览建筑的设计和研究提供了不可估量的价值。另外,武汉大学程世丹先生所编著的《展览建筑》一书也是国内论述展览建筑的精品著作,此书结合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建筑设计实例,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对建筑的构思和创意、建筑的基地分析、建筑的功能组合、建筑的动线系统、建筑的空间分析、建筑的造型特色、建筑的细部处理等深入地解剖与分析,阐明了著名展览建筑与建筑师各具特色的设计方法,使我们能够更清楚、更全面地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展览建筑设计实例”。除此之外,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和建筑创作等多家知名权威建筑期刊也曾多次设置专刊对展览建筑进行研究和分析。
- 科技类展示空间发展及现状
21 世纪以来,随着公众教育程度与科学素养的不断提高,科技展馆无论从空间形态或展览形式上也 都伴随着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以往以实物、图片、 展品为主到如今以观众互动、体验为主 ;从以往传统 的科普宣传为主到如今以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主 ;从以往只注重展馆空间形态到如今强调形式、展项内容、 展陈大纲的统一,“多媒体展项”在现代展馆中核心价值与作用的凸显无疑是其最为主要的内因和推手。我国的科技馆最早建1958 年,是由全国自然科技工作者联合会提出,经时任总理周恩来批准,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工程一直列入国家计划之中。虽然一度因其他政策变化停滞,但改革开放后在邓小平同 志及许多科学家的关心下中国科技馆1984年开始重新恢复建设,1988 年建成以后,各地省市在其带领下,纷纷展开了对科技馆的建设工作。而在这一时期,建设的科技馆的特质是具有多功能的综合科技活动场所,只有少量的科技馆进行了科技展厅的建设。 这一时期的科技馆还处于低水平的阶段。 随后,我国经历的一期、二期科技馆建设工程及上海科技馆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科技馆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科技馆建设有了更新的认识,增加了科技展项工程设计的投入,同时将展品环境和媒体融合到展项工程中,将科技馆的建设与运营推向社会与市场,逐步完善科技展馆的体系建设。在科技展馆迅速发展与推进的过程中,国内的许多项目 同质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展馆中的科技展项只是较为死板地进行简单植入,其核心多媒体内容的开发多数显得粗糙与模式化,形式大于内容,观众的体验感受不佳,展馆的建设初衷没有实现,导致了科技展馆的效果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在国外,科技展馆发展与建设已经相对成熟,许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与体系。 如曼彻斯特博物馆已具有 120 年的历史,在英国乃至 全世界的科技中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而在建馆之初,设计就考虑到了受众和视觉效果的表达。对此, 博物馆主任崔斯 bull; 比斯特曼指出 :“科学博物馆要非 常重视观众的需要,始终以观众为中心,像个“雷达”,不断地探索整个社会的需求,并及时对此做出积极的回应 ”。
三、衍生新材料运用
1、科技新材料的使用很可能对今后设计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同时新材料也可以促使科普展馆在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工程施工的工艺进行不断的革新。在今天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更多新材料得到开发与推广 ,而不同 ,科技新材料使用和推广为科普展馆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更多选择性空间。这些新材料特点的不断突出是科技进步的表现 ,而在科普场馆中合理地应用这些新材料也能体现出科技展馆所独有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例如意大利都灵博物馆在建设中使用了一种名为透明混凝土的新型材料 ,这种材料通过普通的混凝土与透明的纤维玻璃根据一定比例调和而成 ,具体比例不同材料的透明度也不相同。在都灵博物馆最新扩建的场馆之内 ,有近一半的墙面都使用了这种透明混凝土材料 ,同时在场馆内部再配上不同强度不同颜色的灯光 ,既可以节约室内的光照能源也可以使场馆内部体现出更多的色彩性和艺术气息。这种透明混凝土材质的使用不仅仅是对减少能源消耗起到作用 ,更影响了都灵博物馆在整个设计未来方向的发展。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