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网络传播中母亲形象的奇观化建构——以虐童案报道为例文献综述

 2022-04-22 23:33:55

《当前我国网络传播中“母亲”形象的奇观化建构——以虐童案报道为例》文献综述

一、媒体奇观理论的溯源与发展

1.媒体奇观理论的溯源

居伊·德波在《景观社会》中提出“景观不是形象的聚积,而是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表明他认为景观是指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后,影像堆积和泛滥,商品成为一种景观,其次景观也是社会的本质,是由影像连接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报纸杂志、电视电影、互联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新媒介的不断涌现,使得广告成为引导大众消费的主要形式,大众被各种各样的广告所诱导,广告中所宣传的产品意象成为大众消费的主要依据。因此,“景象制造欲望,欲望决定生产。”在景观引导下的人们,预期得越多,生活得越少;被人们认同为“需求”的主导影象越多,就越多地排挤了对自己真正的生存和欲望的理解。

2.媒体奇观理论的发展

凯尔纳继承并发展了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并称之为“媒体奇观”。他在《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一书中指出媒体奇观对于当今经济生活、政治冲突、社会交往、文化和日常生活所起到的组织和推动作用。总体而言,凯尔纳对于“媒体奇观”是持有一种批评的态度。他认为在互联网基础上出现的新的经济已经将奇观作为进行商品的销售、再生产、流通和促销的极为重要的手段之一。媒体奇观与娱乐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奇观文化中,商业与娱乐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娱乐经济”的繁荣。总之,凯尔纳的媒体奇观指的是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等,简言之即媒体视觉奇观和媒体事件奇观。

  1. 关于母亲形象的研究
  2. 文学影视领域内母亲形象的研究

文学类研究多是从文学视野出发,对各种文学作品中的母亲形象进行细致解读和系统研究。其中一部分研究是针对某一作家笔下、某一具体文本当中、某一类型或某一时期的母亲形象进行解读和梳理,从而呈现出该作家、该文本、该类型或该时期母亲形象的大致面貌,如汪亚明的《论艾青笔下的母亲形象》、吴晓探的《五四时期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一一以〈中国新文学大系〉(—一中的小说为考察对象》等论文。另一部分研究则是对整个现代文学或现当代文学中的母亲形象进行整体论述,如王虹艳的《向历史书写的挑战一一现代女作家重写母亲形象的主体心态》等论文。还有的研究则是在女性文学著作的研究中融入母亲的内容,即将母亲形象的分析融进女性研究的例子,如孟悦、戴锦华的著作《浮出历史地表》、刘传霞的著作《被建构的女性》等。

影视类关于母亲形象的研究,则见于各种影视作品的研究中。其中一部分属于个体研究,即对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某一位导演作品中的母亲形象进行解读,如师晓艳的《浅析电视剧〈裸婚时代〉中母亲形象》、蒲洪花的《论彭小莲电影中传统母亲形象的塑造》等。另一部分研究则是针对某段时期或整个当代影视作品中的母亲形象进行系统归纳和探讨,从而全景呈现影视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如乐惠娟的《世纪年代后中国内地电影中的母亲形象》、陈卓的《当代中国电视剧母亲形象研究》等。

  1. 新闻传播学领域内对母亲形象的研究

这些研究大多将母亲形象作为女性形象的分支融入文章之中。吴越民认为,在报道中对母亲的赞美将女性符号化了,淡化了母亲形象的情感因素,更多展示的是对孩子和家庭的义务和责任。王开敏认为大众传媒中塑造的母亲形象缺乏对主体文化中中坚力量的女性或母性的表达,而是病态地演绎心理或行为上不合格的母亲。吴丹和黄卫星研究了汶川地震周年祭《楚天都市报》对母亲节的报道,认为其通过对母性形象的重塑,颠覆了女性的“媒介刻板印象”,建构了现代女性的典范,也是对女性身份文化意义的张扬。王钰涵发现媒体在报道母亲群体时以负面形象为主,存在对母亲形象的污名化、教育性缺失以及母亲角色建构单一等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