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小说中的苦难意识与人文关怀研究文献综述

 2022-05-16 21:12:16

文献综述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虽然出产的作品算不上特别多,但每一部的质量都很高。从其1983年以短篇小说《第一宿舍》初入文坛、1987年以《十八岁出门远行》在文学界引起轰动、1991年用《在细雨中呼喊》标志其创作的转型到2013年《第七天》的问世,余华在其创作生涯中发表了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以及散文随笔等若干,而其中亦不乏《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等享誉海内外的文学佳作,这也使得他成为中国当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优秀的作品、广泛的影响、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种种因素使得诸多文学评论者对其予以强烈的关注与深刻的解读,余华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国内外研究的焦点。

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学史中,先锋文学是无法被忽视的一类文学派别。先锋派进行大胆的实验性创作,文本形式发生变化,从“写什么”到“怎么写”转变,现实是不真实的表象,内心才是真实的存在。这种来源于“内心真实”形而上的精神追求,使得先锋派的创作更注重对民间“小人物”命运的探索,命运掌控世间万物,虚无缥缈神秘莫测命运成就先锋派荒诞虚幻的写作风格。余华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先锋派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一经问世,表现出非凡的影响力,引起读者以及评论者广泛地关注。已出版的专注就有洪治纲的《余华评传》,王达敏的《余华论》以及吴义勤主编的《余华研究资料》等。而在“知网”期刊文献检索库中,以“余华”为主题进行搜索,则会出现3000余条研究结果,由此可见余华研究炙手可热。总体而言,余华的研究总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是作品主题研究。“死亡”“暴力”“苦难”“宿命”是余华作品中的四个核心语码,为评论界讨论最多的主题。云南师范大学解亚姣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余华小说中的死亡问题研究》中谈到影响玉华对死亡主题书写的深层原因,是一种对生存意识的存在主义哲学,死亡促使人沉思,死亡是人一切思考的原点;肖百容提出余华的死亡主题是一种真善美的分裂,一种喜剧式的表达;张玲则谈到了余华《活着》中的死亡叙事以及修辞处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回归到余华对于个体生命的存在及存在哲学上,论文更多关注的是文本本身的修辞,具有一定的学理性。

“暴力”是余华小说主题另一个核心语码,几乎与“死亡”占据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虽然暴力因素在价值取向上不被人接受,但暴力中的激情,让余华感觉到心醉神迷。叶臣在《余华小说暴力叙事及其演变》中详尽分析了余华作品中暴力类型,这种分类分析法为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余华作品中的暴力、杀戮与血腥,并不是为了迎合读者的感官体悟,而是以此来观照人的生存状态,正视人的灵魂。在“死亡”与“暴力”书写的背后,必定带来“苦难”的结局。郜元宝在《余华创作中的苦难意识》中说到余华对苦难的痴迷,实质上是余华对世界的某种态度,或者说是“在世”的一种呈现方式,漫不经心地将苦难呈现在读者面前,却又不给读者留下丝毫的余地,这或许本身也是一种残酷的书写。夏中义在《苦难中的温情与温情地受难——论余华小说的母题演化》中论及余华小说主题演变时,从各个方面阐释了余华小说“苦难”与“温情”的主题,见解独到中肯,显示出难以超越的思想性,余华用悲天悯人的情怀为苦难的人寻找出路。

关于余华的作品主题研究,还有张颐武《“人”的危机——读余华的小说》;席格的《梦魇中的狂欢——论余华小说叙事中的暴力与死亡》;张治军的《浅谈余华小说的暴力》以及罗丽琳的《论余华小说创造中的暴力与死亡情结》等。这些研究中不仅包含了上述的四个关键词,还有对余华主题探讨的新成果,如《兄弟》中对人性欲望的表达,死亡、暴力、苦难的书写最终关乎人类的生存问题,是一种向传统人生哲学的回归,研究者们将“回归”也纳入余华作品的主题当中,是一种新式的表达。

第二类是比较与影响的研究。余华一直被认为是鲁迅精神最有力的继承者和发扬者,更有学者说“理解鲁迅为解读余华提供了钥匙,理解余华则为鲁迅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因此将余华与你做比较研究,由于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如张梦阳的《阿Q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典型问题》;贺智利的《试比较鲁迅和余华的小说创作》;王吉鹏、赵月霞的《论鲁迅和余华小说的精神同构性》等都是关于余华与鲁迅文学创作相互比较的文学研究。

除了与鲁迅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余华也是当代作家中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的作家之一。他最早的创作启蒙来源于川端康成,之后又迷恋上卡夫卡与福克纳,并且深受博尔赫斯、蒙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其他外国作家的影响,这在余华的随笔集中均有提及。因此学术界对余华和外国作家的比较与影响研究方面的撑过也颇为丰富,有俞利军的《忧郁朦胧之美——余华与川端康成比较研究》;方爱武的《生存与死亡的寓言诉制——余华与卡夫卡比较研究》和倪玲颖的《受容与变容——论博尔赫斯对玉华创作的研究》等。

第三类是关于作家思想解读。“知人论世”是批评界的传统研究思维,对作者的批评与研究,必定要与作者的思想与价值取向相联系。在对余华作品研究时还有一部分对余华思想的评述。赵凌河谈论真实与虚伪的悖论时,深刻论述了余华的真实论,余华不断追求自我真实,并且试图更加接近真实。在西方文论的影响之下,余华的思想被冠以“后现代主义”头衔,“先锋”与“后现代主义”在某种价值追求上是不谋而合,是对“真实”的不懈追求。尹俊在《论余华创作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中谈到西方的“后现代主义”与“先锋”的关联,以及与余华创作的后现代主义表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