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红极一时的女性作家,她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为了中国文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新星,以她独特细腻的笔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动人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她美丽的身影。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原因,国内对于张爱玲的作品介绍甚少,直到九十年代,张爱玲在美国逝世,国内外才又掀起了一场“张爱玲热”。作品的重新印刷,研究者的著作,有关评论,传记都相继出版。
对于张爱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20世纪30、40年代。这一时期,傅雷先生在《万象》上发表的《论张爱玲的小说》是最早的对于张爱玲小说的评论文章,他从小说形式技巧等角度,讨论了张爱玲小说在结构、节奏、色彩、意向等方面的独异之处,对张爱玲小说进行了肯定性评价,并称赞《金锁记》是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此外,还有谭正璧的《苏青与张爱玲》最早将张爱玲和苏青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肯定了张爱玲小说圆熟的技巧运用。还有胡兰成的《评张爱玲》等等。这一时期对于张爱玲作品的评论虽多,但由于评论者多从传统的风格、技巧出发解读,视野比较窄,研究的方法也比较陈旧。第二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七十年代末。这一时期,国内文坛由于政治原因对于张爱玲小说的研究大致处于失语状态。但在港台及国外文坛中,张爱玲还是一直被关注。196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先生编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张爱玲被首次写入文学史,并有长达4l页的介绍。文中夏志清先生是这样评价张爱玲的“但对于一个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人来说,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①台湾评论家水晶先生在《张爱玲的小说艺术》中运神话原型批评和比较理论研究,对张爱玲小说的技巧、结构、意象作了更深入的研究。这一时期的张爱玲研究较之前的30、40年代张爱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拓展,研究视野和方法也趋向多样化,视野也更广阔了。第三个时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在国内,八十年代中期一般的现代文学史也都还未提及张爱玲,直到1984年,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等合作编写《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其中论及“孤岛'与“沦陷区”文学时,用了大约八百多字来写张爱玲,指出张爱玲有“古典小说的根底”,又有“市井小说色彩”,展现了洋化环境中仍留存的“封建心灵”和人们百孔千疮的“精神创伤”。虽然字数不多,但这是张爱玲首次被写入大陆的文学史,所以格外引入注目。到了九十年代,对于张爱玲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狂热的阶段,有关于她的研究、评论、传记层出不穷。研究者们从意象和结构分析、心理描写、文化模式,乃至女性主义的评论等等方面对张爱玲的小说进行剖析,那时也出现了很大一批有深度的论文。
其中,在两性形象的研究方向中,运用女性主义视角对张爱玲文本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显得格外抢眼。毫无疑问,女人是张爱玲小说中的主角,张爱玲运用她独特的女性主义书写模式刻画了一个个生动、典型的女性形象。但大多时候人们都会遗忘他笔下那些陪衬在女性角色身旁的男性,或是说主导着这些女性的男性主体,所以在这里作此文就是想向大家展示同样被张爱玲刻画的饱满、生动的男性形象。正如张爱玲在《有女同车》中所说“女人hellip;hellip;女人一辈子讲的是男人,念的是男人,怨的是男人,永远永远。张爱玲虽然痛斥这个宗法父权专制的男性霸权社会,可最终她也还是逃不掉世俗的命运,无论是念着、怨着,她终究是写了一辈子的男男女女之间的情爱故事。就算是在现实中逃脱了男性的纠葛,但在她的小说中,始终是纠缠在男人、女人间无法自拔。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艺术因素, 因此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来揭示文学作品的文化内蕴和审美特点, 并进一步勘探作者创作心理的研究思路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重视。近几年对张爱玲的研究, 有不少文章是从分析人物形象开始的。在人物形象的研究中, 女性形象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这显然与张爱玲的作品对女性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刻画有着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男性人物也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怎样看待、审视这些男性形象, 这些男性形象到底蕴涵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历史内涵、人性内涵甚至哲学内涵, 以及他们到底具有什么样的审美价值。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形象》一文中将张爱玲小说中的男性分为四大类:第一类,在爱与痛边缘挣扎的不彻底的男性,这类男性是张爱玲小说中男性世界里为数不多的有真感情,懂得什么是爱的新时代的都市人。但就是这样的一类人,也被张爱玲在小说中赋予了一种时代传承的使命感,使得他们既爱又不敢爱,传统的枷锁禁锢着他们的灵魂,新文化的洗礼又释放了他们的肉体,就在这种灵魂与肉体的搏斗中,他们困苦地挣扎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新旧思想冲突下的苍凉画卷。如果说这一类男性有情意、有良知,那么下面这一类男性,他们完全就是这个时代下的畸形产物,无爱、无耻、无能,披着漂亮的入皮,在人世间行尸走路。他们沉醉在金钱与肉欲的欢愉中不得自拔,他们是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牺牲儿,在他们身上呈现了那个时代一切的丑陋。第三类男性,是张爱玲文本中出现最多的一类男性,他们生活在历史的尘埃里,没有理想、没有地位、没思想,就如同行尸走路半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是时代遗留下来的一群社会的寄生虫,是封建社会的产物,他们有的身体残障。有的心理残缺或是变态,他们是新旧时代交替下的“无辜'的人们。第四类男性,是张爱玲文本中出现不多的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在异国他乡归属感的缺失,两种文化的冲击,使得他们呈现出一种恐慌、玩世不恭的心理特征。就是在这种不安定感中,他们漠视生活与爱情,玩弄女人、游戏人生。但也有一种外国人,他们是抱着希望生活,憧憬着美妙的爱情与幸福的生活,可生活往往就是事与愿违,他们的结局总是悲怆的。还有一类就是在张爱玲小说中出现不多的革命、特务、农民形象。就算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的特殊身份,也被张爱玲赋予了美丽的爱情,无论他们各自怀揣着什么样的理想,但是生活总归是那样,人们总是纠结在一段段的情感中不得自拔。
大多数人都会把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归纳为自私、虚伪、无情、懦弱、猥琐、无责任心,确实这是她小说中大部分男性形象的特点。他们生活在这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无论是从精神还是生活上他们都无法完全适应时代的变迁,在焦虑与恐慌中,他们人性中阴暗、猥琐的一面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下完全地展示出来。但就在张爱玲所刻画的这些角色中,我还是看到了有情有义的男性形象,只是在这个大时代的冲击下,他们为了自保而选择放弃他们的爱情。于女人,他们可能是自私的、胆怯的,但他们确实是付出过真感情,只是现实太过残酷、苛刻,在面对现实与爱情的抉择中,他们只是牺牲爱情,去实现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与抱负。对待社会、工作、生活,他们是积极进取的,他们发奋读书、努力工作、回报社会,无论从哪一方面去看他们都是一个好人。在传统封建思想的禁锢下,无奈,他们放弃爱情,做社会的好人。张爱玲在刻画这些形象时运用了“参差对照”、心理描写和反讽等手法,真实充分地揭示了男性内心的丑陋与无奈,使作品呈现出含蓄、细腻、幽默、悲凉的审美特征,给人以真实的感觉。无论是荒唐、可怜、无能的父亲形象,还是淫靡、无耻的丈夫形象,或是丧失主体地位的去势男性,抑或那些精神残缺的怯弱男性,他们都是张爱玲精心刻画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承载着历史的重任,在那一个个凄美的故事中,他们展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我们就在这凄美动人的故事中,去体味张爱玲小说的艺术。
纵观学术界对张爱玲的研究,自四十年代至今,已有七十年之久,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在这期间,学术界对其从不同的领域和视角进行了研究。然而,对这浩如烟海的研究资料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分析,不难发现近几十年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这几个方面的:一是对女性群像的研究,女性是张爱玲作品中的一大“亮点”,也是最大的看点,可以说是一道极具魅力的风景线,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从女性视角研究张爱玲的女性主体意识以及两性关系的尤为繁多,也相对成熟。近年来更有不少人,独辟蹊径,开始从男性形象入手,研究张爱玲是如何阉割男性话语权,颠覆男性权威的。
资料编号:[249592]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