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沿江湿地景观设计改造文献综述

 2022-05-27 22:20:04

文献综述

1 前言

本设计涉及长江大保护,需严守生态红线,切实加强生态红线区域内的保护与监管。要求不对场地做过多的设计与人工改造,以植物景观营造作为主要方式,保留原有的长势较好的植物群落,营造良好的水源环境,积极推进沿江产业的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按生态红线要求严格生态修复,助力江都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课题的主要内容就是围绕位于扬州市江都沿江湿地及工业区,深入调研长江大保护背景下景观改造的深层需求,以及对周边节点环境的影响,从而逐步树立起特定的设计主题和创作目标。 在课题中,希望相应工作能够帮助师生们能够对江都沿江湿地及工业区景观设计能有深入思考,从而在完成毕业设计专项学习目标这一基本任务的前提下,也能够从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社会体验和更为深刻的思想锤炼。

2 沿江湿地景观设计改造相关理论

2.1 概念

湿地景观(wetland landscape)是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景观。湿地是陆地与水域全年或间歇地被水埋没的土地,是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带,是一种复杂的生态系统。

湿地景观研究是近20多年来发展迅速的研究领域之一,极大地丰富和推进了湿地学的发展。湿地景观研究体现的是湿地学与景观方法的有机结合。湿地景观分类是通过建立等级分类系统,全面反映研究区湿地景观的空间分异和组织关联,揭示其空间结构与功能特征,是湿地景观研究的基础。首先,对湿地景观的概念进行剖析;然后,从湿地分类和湿地景观分类两方面,阐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和现状,并诠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总结目前有关湿地景观分类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湿地景观分类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1]

湿地是由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景观和人类生存环境之一。湿地在调蓄洪水、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区域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对地区、区域乃至全球气候变化、经济发展及人类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2,3]

世界上许多重要城市都依托河流而建设发展。滨江湿地既是河流湿地,是城市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江湿地的开发与建设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展现城市人文历史,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当今社会,随着各种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日益提升,开始更多地关注环境的舒适性和景观的多样性,对于城市周边的滨江湿地生态建设及景观营造赋予更多的要求[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