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
居住小区环境提升规划设计研究——以南京莫愁湖街道园中园小区为例
国内研究概况:
关于居住区环境提升,我国理论研究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当时清华大学吴良镛(2011)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在其著作《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指出,需要妥善处理好城市现在与未来的关系,并明确是一种长期以往的不断持续的过程,并且需要我们处理好每一块片区的相对完整性,似细胞组成机体的概念,通过片区的完整性的实现达到城市整体空间品质的提升。从国内大型城市开始,北京、上海、广州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动既有居住区的更新,与此同时相关理论研究也十分丰富。一些论文讨论居住区室外环境的整体更新,如合肥工业大学的孙杨(2013)的论文《低碳视角下城市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更新,如合肥工业大学的孙杨( 2013)的论文《低碳视角下城市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更新方法与策略》中作者探索居住区室外环境的物理空间的综合提升策略,同时探索过程中实现低碳环保的可能:西南大学的余梅(2016)的论文《重庆主城区“60-80 建”单位制老旧住区外环境更新设计研究》中讨论了特定时间段内重庆既有居住区的室外环境的整体更新设计;西安建筑大学的孙晶的论文(2018)《西安市老旧住区室外环境更新改造策略与方法研究》中以西安某特定居住区为例,探讨了既有居住区室外环境更新的策略:天津大学的李睿(2013)的论文《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老旧住区更新的启示》中基于新城市主义理论,从城市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天津市既有居住区的整体更新的策略。近年来国内针对既有居住区的研究逐渐增多,从广度上覆盖居住区的近乎所有方面。
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较早对城市的公共空间展开了学术研究,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对城市的适宜居住性展开讨论,芦原义信(1985)在其著作《外部空间设计》中阐述外部空间的理论,书中结合相关的实例将外部空间分类介绍以及阐述相应的空间营造方式,理论家纷纷提倡公共开放的城市空间。由于城市空间公共性的提高,同一时期国外建筑师开始研究居住环境的安全性问题,奥斯卡·纽曼(1972)在其著作《可防卫空间》中提到了对于住区公共空间的安全性考虑提出“可防卫空间”理论,不仅从物理空间层面,还结合人们的行为心理学对住区的安全性进行研究。认为提高空间安全性,不仅局限于传统的手段,可以通过建筑空间环境的调整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七十年代之后,人们对居住区的探索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国际建筑界(1933)也相继通过《马丘比丘宪章》、《华沙宣言》等指导性文件,提倡关注城市片区之间的协调,以及人们同建筑和环境的之前的关系,使得建筑学和其他众多人文社科类学科交叉,共同影响推动居住区室外环境的健康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首先由美国的建筑学界(1990)提出新城市主义,对城市公共空间有较为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一种可持续的、可操作的城市设计的模式。强调城市有机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首先由美国的建筑学界提出新城市主义,对城市公共空间有较为系统性的研究。提出一种可持续的、可操作的城市设计的模式。强调城市有机的结合,在不同的城市尺度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并将其结合共同形成整体的城市结构。在居住区的室外环境方面,希望打造一种宜步行的、紧凑的室外环境,提高居住区的活力和丰富性。
参考文献:
[1] 刘永德等著.建筑外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06.
[2]惠劫,张倩,王芳编著.城市住区规划设计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