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会城市地下管线受邻近基坑开挖施工的影响分析文献综述

 2022-06-12 20:26:42

某省会城市地下管道线受邻近基坑开挖施工的影响分析

1.1研究背景

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开始增加。在挤压城市资源的同时,更加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空间。城市中的建筑、地铁、商业中心、工业厂房等因为其结构的复杂性,基坑的开挖将对周围建筑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城市,发展地下空间已成为一个主要趋势[1],传统中的各种市政管线,一般采用直埋或架空的方式进行铺设,但这种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2]。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做法是采用地下综合管线廊道的模式。地下管线综合廊道就是指将两种以上的城市管线集中设置于同一人工空间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发展共同沟,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3]

我国的基坑工程发展快速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及发达地区,正因为主要基坑工程都在重要地区,往往城市地下管线正处于其施工影响范围内,当基坑开挖影响过大时,将会引起周围地下管线等不同程度的变形、沉降,甚至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发生,影响其他建筑物、地下设施的正常使用,同时也会对社会财产造成很大的影响。

自1925年土力学创立以来[4],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发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土力学的理论与实验才基本完善。目前由于基坑开挖与周边地下管道的研究趋于单一,只是将土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计算,但是在开挖过程中土体会不断的运动所以研究会造成一定的误差,因此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与邻近线路管道之间的受力变形将尤其重要。

1.2地下综合管廊研究现状

1.2.1管廊建设起源与发展

我国大陆地区最早开始建设综合管廊是1994年上海浦东新区的张杨路综合管廊,随后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相继建设,但在全国范围内并未被大规模建设,直到2013年,随着城市管线问题的不断暴露,中央政府意识到转变管线建设模式的重要性,加大综合管廊建设力度,并颁布多项政策来进行推动,全国范围掀起建设综合管廊热潮[5]。纵观大陆地区综合管廊的研究历程可以发现,综合管廊方面的研究与其现实中的建设进程密切相关,其研究可被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随着1994年建设上海浦东张杨路综合管廊,大陆地区出现理论研究,主要是对综合管廊优缺点及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叙述;(2)第二阶段:直到2001年随着各地相继规划建设综合管廊,通过对我国建设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提出阻碍综合管廊发展的不再是工程技术问题,而是资金和运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大陆地区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综合管廊投融资模式、费用分摊、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3)第三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出台新的融资政策,综合管廊的建设在技术上开始转向利用新技术,如将BIM运营到综合管廊建设过程中;另外,综合管廊建设投资巨大,如何转变建设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成为综合管廊研究的重点[6]

而国外自1833年法国巴黎建设了第一条综合管廊以来,至今已有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继法国建设第一条综合管廊后,英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家陆续开始着手规划、建设综合管廊。以法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政府财政实力相对较强,综合管廊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完全由政府出资建设,建成后通过收取租金的形式供各管线单位使用,但租金的标准并没有统一制定,每年的租金由市议会依据实际运营情况讨论后决定收费标准,这一分摊方式也与欧洲国家实行民主机制制度有关,充分发挥了公众意愿制定公共产品价格的特点[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