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圈视角下居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文献综述

 2022-06-12 20:31:37

居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研究综述

摘要:对国内外学者在涉及及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生活圈研究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述,多角度和多阶段总结居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相关理论研究进展状态。

关键词:居住区公共空间;适老化;公共空间;研究综述。

  1. 前言

欧洲国家、美国、亚洲日本、韩国等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相比起步较早,在经历了大规模、长时间、渐进式的城市建设和实践后,特别是较早步入老龄化社会后,对城市住宅区的更新改造活动起步也比世界其他地区和国家要早,在社会学、老年学、城市规划学等领域,国内外对于老年人口的研究已有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包括老年人的行为特征以及对居住环境的需求。

相对于这些国家,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较晚,对于住宅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的研究没有一定的系统性,法律法规也尚不完善。从老年服务体系的构建角度来讲,国外经历了从机构到社区,再到居家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发达国家也曾经过度地发展养老机构,走了一些弯路,但是最终毫无例外地走向了社区和居家养老,他们的宝贵经验对我国的养老方向的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1]。该部分为论文的理论基础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及参考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国内外日常生活圈规划相关研究

2.1.1圈层式空间结构理论

1826 年,德国经济学家约翰·冯·杜能在其著作《孤立国》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杜如能环”理论,由此开创了区位研究的先河。他通过一组经济指标推导区位地租,认为城市各类农业经济活动将以市中心为中点,呈现向心环带状分布,即杜能圈结构.这个理论为以后的中心地理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