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江苏沿海湿地变化检测及分析方案设计文献综述

 2022-06-24 23:19:02

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来江苏沿海湿地变化检测及分析方案设计

1 引言

湿地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自然资源,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被誉为“地球之肾”。江苏省东部沿海拥有丰富的滩涂湿地资源,在区域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作用。但由于东部沿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随着社会发展,人地矛盾日益凸出,天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明晰江苏沿海湿地变化特征,掌握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空间分异规律,探究湿地变化成因,对于进一步开展江苏乃至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制定资源保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但由于江苏沿海湿地位于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区域特征显著,生物多样性复杂,是一个高度动态、复杂且脆弱的生态区域,传统的野外调查手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监测手段、调查强度难以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遥感技术具有观测范围广、能快速获取信息、获取信息量大、信息可比性强等独特优势[1],成为进行探讨江苏沿海湿地变化时空特征,剖析湿地生态系统变化及分异规律,解析湿地变化结果不确定性因素和进行湿地变化成因分析的一强力工具。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外研究动态

遥感数据(如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作为一种信息源,可用于提取地表环境等各类信息,如土地利用/覆盖情况及变化、土壤类型、水土流失状况,用于洪水灾害整治、森林火灾监测等。首先,湿地区域地势平坦,应用卫星遥感进行湿地的宏观监测具有信息丰富,获取效率高、精度高等优越性,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湿地区域的实况信息,相对于传统湿地调查方法能节省人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此外,利用遥感数据可以获取表征湿地生态环境的各种特征评价因子,可以准确查明湿地类型、面积分布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现,调查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及栖息地生境条件等。这对于定量研究湿地过程与发育模式,湿地的演化规律,湿地系统结构与功能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

迄至为止,国际上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有关湿地的专题和空间信息等研究方面,遥感技术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1995年,Sader 等基于Landsat TM 影像来分析评价美国缅因州森林湿地,比较了多种分类方法在湿地分划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基于GIS的分类方法在湿地划分中是最有效的[3];1997年,Russell 等以南加利福尼亚州湿地为研究对象,经过研究表明利用空间分析最适合用于南加利福尼亚州湿地修复[4];2006年,HubertMoy 以博丹河谷湿地为研究对象,使用面向对象方法对谷底湿地进行提取,结果显示湿地提取的准确度很高[5];2007年Wright and Gallant基于1999年、2001年和2003年的 Landsat TM影像,结合影像纹理和辅助环境数据,对黄石国家公园沼泽湿地进行分类树建模,在粗粒级上,将沼泽湿地与高地分离,在更精细的层次上,划分了五种沼泽湿地类型:水生床(PAB)、突发湿地(PEM)、森林湿地(PFO)、灌木湿地(PSS)和松散海岸湿地(PUS)[6];2009年,Frohn 等运用图像分割和面向对象技术绘制了佛罗里达州阿拉丘亚县圣约翰河水管理区的孤立湿地图,基于参考多边形和遥感多边形的交集确定单个孤立湿地的精度,1月份的数据显示,对于面积大于0.5英亩的孤立湿地,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准确度分别为88%和89%,对于大于2英亩的孤立湿地,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准确度分别提高到97%和95%,验证数据与分类结果叠加后有很好的一致性[7];2010年,Davrancheetal基于 Spot 影像,对 Camargue 湿地进行分类,结果显示,SPOT-5场景的分辨率为获取详细的野外数据提供了足够的尺度,从而优化了数据采集所用的时间,并在地面和场景上正确定位了采样地块,完成其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监测及驱动力分析[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