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的黄土地貌类型区公路水土流失特征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06 15:56:50

文献综述

基于大数据的黄土地貌类型区公路水土流失特征

摘要:随着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全球都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威胁。水土流失与土地利用、地面植被和地形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黄土地貌类型区的公路的大数据可以有效的缓解或预防水土流失,针对传统的检测技术方法的不足,因此利用黄土地区公路边坡水土流失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通过建立的地貌与公路边坡的模型,山西地区公路边坡的特定的水土流失方程,得出实现动态的水土流失预测。基于黄土地区数字高程模型和相关地理信息数据库,在GIS平台上对单因素指标进行计算并以AHP法确定了单因素权重,完成了地表形态指数的计算。可以为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土地合理规划等方面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所以,在公路的建设期与运营期,都要做好公路的水土保持工作.

关键词:水土流失;黄土地区;地表形态指数;道路工程;水土保持

  1. 引言

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的日常生活都需要建设公路。 公路作为展布于不同自然区域环境中的土工构造物,一方面会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各类构造物强度、变形和稳定性,另- -方面又会反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要素的改变。对于自然条件相对复杂、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黄土地区,这种相互影响与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开展黄土地区公路工程分区研究,从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出发,对自然环境条件与公路建设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研究,摸清二者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内在机理,不但能够从工程应用层面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各类基础数据和宏观决策依据,而且对公路建设的生产实践起指导、促进作用[1]

为了研究黄土地区地表高低起伏、破碎程度,选取坡度、海拔高程、地表粗糙度、地表切割深度等单因素指标来综合量化地表形态指数.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平台,以黄土地区数字高程模型和相关数据库为基础,进行了单因素指标的计算和提取,建立了地表形态指数的计算公式,实现了黄土地区地表形态指数的计算,得到了地表形态分布图.结果表明:黄土地区地表形态指数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黄土地区地表形态状况,为公路建设、土地规划等研究提供依据[2]

黄土地区的地形地貌在水土保持、农业、地理学、土地规划等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很多方法和数据。

  1. 研究区域和数据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黄土的典型分布区,该地区黄土分布广、厚度大、地层全[3,4]

计算中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技术平台,利用中国1:250000数字高程数据库,编制1:2000000的单因素数字化图件和综合数字化图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