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船运行业的迅猛发展,船舶柴油机己经成为港口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其尾气污染物随着大气流动而影响到全球的环境。作为船舶柴油机的主要污染物,颗粒物的净化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安装颗粒捕集器(DPF)是目前减少尾气颗粒物最有效的措施,也是近些年来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颗粒捕集器、大气污染、颗粒净化
- 前言
颗粒捕集器是一种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陶瓷过滤器,它可以在微粒排放物质进入大气之前将其捕捉。颗粒捕集器分柴油颗粒捕集器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和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PF(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
从2013年起,“雾霾”一直是中国政府和老百姓最关注的环保话题。亚洲开发银行与清华大学发布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指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最严重的10个污染城市有7个在中国。2017年,领导亲自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理念到政策、从中央到地方,中国正在全方位地向雾霾进行“宣战”。2月17日,京津翼地区“2 26”城市和深圳对重型柴油机要求带上“口罩”(安装颗粒捕集器,即DPF)。
高举“民族品牌,高端动力”旗帜的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场早在2009年就下定决心解决国产柴油机普遍存在的排放污染问题,开始了中国DPF路线柴油发动机的研发并获得成功,不仅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国产产品的空白,更是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目前已具备8个机型20万台的年生产力。一汽锡柴副厂长季一志介绍,锡柴的发动机为目前唯一实现商品化的安装颗粒捕集器国产柴油发动机,可有效降低90%以上颗粒排放,将极大改善我国重型柴油车排放污染现状。
1985年,我国著名内燃机专家、吉林学家刘巽俊教授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进修并从事内燃机污染问题研究时关注到了名为柴油颗粒过滤器(DPF)的新技术,该技术是采用多孔介质或纤维过滤材料对排气进行过滤,能够有效地净化排气中90%以上颗粒,是净化柴油机颗粒物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归国后,刘巽俊教授预见到了这一技术将对中国环保事业的巨大价值,率先开始了中国DPF的研究。
国家意识到柴油颗粒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在2000起开始以科研基金的形式对高校研究工作进行了资金的支持。2015年以前,国内DPF技术方面也因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因DPF对开发成本高开发难度大等因素,令大量生产商望而却步,不敢轻易染指。更多的消费者首先考虑的是,省钱、省油、省事。在欧洲市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实现了商品化的DPF后处理技术路线,但在中国却显得如此“水土不服”。
2016年1月1号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地方政府也陆续推出各地的环保新规,对机动车尾气中颗粒物的排放进行了明确的治理措施和惩罚办法,鉴于柴油机进行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改造项目,受到国家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2017年6月30日,深圳市人民环境委员会和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重型柴油车执行第五阶段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通告》根据人居委的解读,具体到深圳就是占深圳10%左右的柴油车它排放的污染物占了90%左右,这是一个完全不对等的污染比例。而现在有颗粒捕集器这么一个装置可以将污染物减少,肯定有必要制定落实的。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