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loop序列的圆尾斗鱼遗传变异及种群分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2-07-22 12:22:36

基于D-loop序列的圆尾斗鱼遗传变异及种群分化研究文献综述

【内容摘要】:圆尾斗鱼是一种著名的小型淡水观赏鱼,在当今人为干扰日益加剧的背景之下,圆尾斗鱼的栖息水域正不断丧失与破坏,其野生种群的存续需要加以关注。为了解和评估中国圆尾斗鱼种群的遗传背景信息,试验设计了圆尾斗鱼D-loop 基因引物扩增无锡、镇江、黄石、淮安、铜陵等5个地理种群圆尾斗鱼基因组DNA,基于扩增测序结果分析圆尾斗鱼遗传变异及种群分化,以期为圆尾斗鱼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圆尾斗鱼;D-loop;遗传变异;种群分化

一、斗鱼属简介及圆尾斗鱼研究概况

1.1斗鱼属鱼类概况

斗鱼属Macropodus鱼类是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小型淡水鱼类,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攀鲈亚目Anabantoidei,斗鱼科Belontiidae,斗鱼亚科Macropodinae[1-3]。本属鱼类体呈长卵圆形,侧扁。斗鱼属已知有5种[4],我国已记录3种,分别为叉尾斗鱼M opercularis(Linnaeus,1758)、圆尾斗鱼M chinensis(Bloch,1842)和香港斗鱼M hongkongensis(Freyhofamp;Herder,2002),另外两种是产于越南的越南斗鱼肱spechti(Schreitmnller,1936)和红鳍斗鱼Merythropterus(Freyhofamp;Herder,2002) [5]

1.2圆尾斗鱼研究概况

圆尾斗鱼(Macropodus chinensis),又称蝶鱼,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体长50~100mm,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新疆等地区的湖沼、沟渠等静止水体中[1]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开始对斗鱼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产卵繁殖、胚胎发育、食物构成、灭蚊特性及生物学方面有过一些研究。国外对斗鱼的研究起步较早,对斗鱼的研究也远比国内深入,其研究涉及到形态、生殖生理、生态、进化、行为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

但是,国内外对于斗鱼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叉尾斗鱼或者斗鱼属的其它种类斗鱼[5-6],即圆尾斗鱼的近缘种,而对于圆尾斗鱼的研究极少。尤其是对于中国圆尾斗鱼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几乎没有。国内外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1]、圆尾斗鱼的繁殖生长和对蚊幼虫的摄食量[7]、斗鱼属鱼类分子系统发育与叉尾斗鱼亲缘地理研究[6]、以及乐果和马拉硫磷对圆尾斗鱼的急性毒性试验[8]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