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情境驱动项目化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2022-08-06 15:50:49

国内外情境驱动项目化教学研究综述

摘要:情境教学是指利用知识存在的背景空间进行教学。项目化教学是指基于教学目标,在课堂中设立项目,分为具体的任务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本文对情境教学与项目化教学进行了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美国学者威廉·赫德·克伯屈首先提出项目化学习的概念。早在1933年,著名教育学家杜威发表的《我们怎样思维》中也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且经验产生于人与情境的互动。而在国内,项目化教学在20世纪末被引入我国,初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使用率较高。李吉林教授最早创设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推动国内情境教学发展。

研究表明,国外对注重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模式利用率在很久以前就高于国内,在教学中能够较多运用情境教学与项目化教学。而项目教学法在我国实施时间较短,以及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水平、教学资源等各方面的因素导致对项目化教学的利用效率不高。此外,国内外对情境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的融合实践并不多,因此在初中科学课堂中设置情境驱动项目化教学是一种非常值得研究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情境教学; 项目化教学;初中科学;教学设计

一、文献综述

(一)项目化教学

1.国外研究现状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立学习项目,通过学生问题任务的解决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模式。项目化教学主要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到19世纪开始在美国的校园得到了推广,而在20世纪后期在全世界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1]。项目式学习在国外称为“PBL”(Project-Base Learning)或“PL”(Project Learning),不仅在美、英、法、日等西方发达国家,而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已普遍开设[2]。美国学者威廉·赫德·克伯屈首先提出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它是指在学科知识背景下,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一个具体项目,完成一系列复杂的任务和问题的过程,它是一种基于现实世界的探究活动,以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学生解决问题为目的,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来自主完成知识构建的新教学方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在倡导经验教育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能够使学生通过便利的问题解决来学习。学生们通过合作小组来确定他们需要学习什么来解决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然后将他们的新知识应用到问题中,并反思他们所学到的和所采用的策略的有效性[3]

在国外利用项目化教学的案例文献中了解到,基于项目的学习的本质是用一个问题来组织和驱动活动,这些活动最终能够解决最初的问题。项目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问题情境和问题是由教师创造的,这些情境和问题引起了学生对话题的思考[4]。在研究中可以看到,在进行项目化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家们已经开始将情境教学融入其中,利用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这也是情境驱动项目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意义。

在国外的项目化教学中对该模式教学方式有进行“项目练习”、“项目组成部分”、“项目导向”的研究,并且在学校中有了实践过程,对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角色也有了阐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项目学习是一种相对较长时间呈现的学习方法,在小学和高中的使用率仍然较低,这一事实可能是造成了对大学项目学习的不熟悉。项目学习没有在学校的学习计划中体现出来时,因此很难实施,并且也是对未来教师的一种考验,教师应该如何实施这样的教学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