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6 15:51:13

文旅融合背景下研学旅游产品的开发与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研学旅行游逐渐成为国内旅游研究的热点。当前国内研学旅游研究较为滞后并且跟不上旅游新业态发展的实际需要,与我国研学旅游的蓬勃发展形成反差,表现为研学旅游产品标准缺乏界定,研究内容较单薄。本文提出研学旅游应关注研学旅游目标群体的变化、研学旅游资源的开发等议题。

关键词:文旅融合;研学旅游;旅游产品

一、文献综述

(一)研学旅游的背景研究

研学旅游的历史悠久,在我国古代便有“游学”的概念,还提出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方式。在20时机90年代的一些国外学术研究文献中,已经出现了“修学旅游”的概念。在我国,直到2013年才正式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开始使用“研学旅行”一词。通过输入“研学旅游”“研学旅行”“修学旅游”这三个关键词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发现最早的有关研学旅游的论文是1996年。1996年至2020这24年间,研学旅游相关文献共223篇,其中一半以上论文围绕研学旅游产品方面进行研究。我国研学旅游研究虽取得一定进展,但研究内容仍较为单一。

关于研学旅游的概念,每个学者均因其研究需要各有说辞,因此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但纵观各个学者的研究发现,2014年,王定华首先提出研学旅游的定义为: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该定义将研学旅游者限于学生群体,被视为狭义的研学旅游定义,而广义定义则是指囊括一切旅游者出于文化求知需要的旅游活动。研学旅游广义、狭义的两种定义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引用最广泛的概念是中南林学院文红提出的“修学旅游是以一个专题为目标,以在校学生为主体,以教师等其他人员为补充,以增进技艺,增长知识为目的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这一概念涵盖了广义和狭义的主体,且突出了研学旅游与其他旅游活动在“学”上的区别,因此也最具有代表性。除了文红之外,陈建南、赵锐、陈非等多位学者也对研学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定义。通过对各个学者的理论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大致可以把研学旅游分为泛游、行游、研游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 “泛游”,即以观摩为主要形式开展的研学旅游。这 一 层 次 的 主 要 代 表 是 陈 建 南提出的“所谓修学旅游,是旅游者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丰富阅历为目的而形成的旅游活动”。发展到第二个层次“行游”时,则由原来的观光游览变为了以体验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对观光泛游的深化。这一层次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是赵锐等人在《青少年研学旅游发展初探》中给出的概念,他们认为“研学旅游主要是指学校组织的,由青少年学生作为旅游主体而开展的具有获取知识、体验生活的校外集体活动”。到了第三个 层次“研游”时,研学旅游的娱乐性逐渐弱化,学习性逐渐凸显并上升到了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高度。韩山师范学院陈非认为,研学旅游应当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旨,以一定的修学资源为依托,以特定的旅游产品为载体,以个人的知识研修为目标,以旅游为表现形式的市场化的专项旅游项目”。到了这一阶段,研学旅游已不再仅仅以学生为主要的旅游群体,而是面向更广大的,愿意以学习为目的而进行旅游的旅游者。

但是在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发现,研学旅游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定论,学者们在进行研究时不是从研学旅游本身应具备的特性或是针对的主体出发来进行一个完整的全面的定义,而是往往拟定一个符合自己研究需要的概念进行研究。因此,这些概念使研学旅游偏向于观光游或是一般的体验游,并不能体现出研学旅游应具有的特有的学习性和专项性,而这种特有的特点恰恰是研学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的原因。并且从学者们给出的研学旅游主体范围来看多是中小学学生,虽然这符合当前普遍认为的研学旅游的界定范围,但从长远来看研学旅游,客源范围不应局限于中小学生的市场,研学旅游的范围必定会延伸至大学生及成人市场,今后所有带有学习目的而希望进行旅游的人都可以成为研学旅游的目标群体。

(二)国内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