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形式,对大量相关文献进行阅读和筛选,然后经过归类整理,从城乡消费结构的成因、分析方式、结论建议等几个方面梳理消费结构差异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并给出自己的一些理解,为接下来对浙江城乡消费结构差异分析提供借鉴依据。
关键词:城乡消费结构;成因;模型;建议
- 引言
消费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认为,在居民人均收入步入到中等以上水平后,在服务业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经济转型会不断升级,消费主导经济增长模式已初现端倪。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且消费差距逐步拉大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症结。因此,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我国或是国内某省某市城乡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对消费结构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大约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才有学者着手研究消费结构的问题。1963 年董辅礽认为消费结构是由需求结构和物质结构两个方面组成,这也是国内最早给出的消费结构的基本概念。从 1980 年开始,我国国家统计局又重新开始了城乡居民家庭经常性的生活调查,为研究消费结构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经济学界也逐步开始了研究消费结构的相关理论。1986 年杨圣明著作的《中国消费结构研究》出版,这本著作主要是进行对策研究来完善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经历了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的实践发展,通过我国学者的不断纵深研究,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消费结构理论基础[1]。
- 关于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成因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因素影响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 城乡收入差距
李小克和李小平[2]将收入、消费的基尼系数纳入研究框架,考察城乡收入不平等对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地区城乡收入不平等状况恶化均显著扩大了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李江一和李涵[3]认为乡收入差距扩大显著促进了农村家庭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但挤出了生存型和享受型商品消费。与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相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对城镇家庭的人力资本投入有负向影响,但显著促进了他们的享受型商品消费。胡日东,钱明辉,郑永冰[4]对传统的LA/AIDS模型进行了拓展,以分析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机理,验证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影响。
- 人口年龄结构
汤启蓉[5]从人口特征视角出发,将人口年龄结构引入服务消费结构模型,实证检验了少儿人口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对服务消费结构的影响作用。蔡伟[6]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RA)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排名前三的是:医疗与保健支出、食品支出、交通与通讯支出。农村居民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排名前三的是:医疗与保健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穿着支出。
- 其他因素
秦顺乔和马勇[7]认为除了城乡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消费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外,城乡消费观念差异、城乡消费环境差异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李颖[8]认为居民消费需求低迷,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比重的持续下降,其深层原因之一可以归纳为财政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在城乡之间的不均衡,财政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支出上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别。马琳和杨建垒[9]发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对消费惯性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农村。刘丽娜[10]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扩大具有拉动作用,短期内对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影响具有时滞性,但对城乡消费结构差距的影响较大,长期中金融发展水平的冲击对城乡消费结构差距的贡献逐渐减小。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