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化学习理论的微课设计与开发之综述
【摘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在这信息时代中,各行各业都在信息浪潮中改变、适应、进步。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推动下,微课成为了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资源。但是由于微课的盛行的时间较短,缺乏让学生体验式探究的过程。基于现有的国内外情境化学习的文献和现有微课的开发与设计,对情境化学习的理论基础对初中科学微课的开发与设计进行概括性的综述。
【关键词】情境化学习、体验式学习、微课
- 引言
近年来,微课的盛行使学生的学习碎片化越来越严重,单纯的灌输知识点尤为突出,使学生缺乏体验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本研究主要是运用情境化学习的理念,对初中科学课程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 有关情境化学系的研究现状
- 情境认知
情境在字源上的意义是“一个被某种东西笼罩周遭的地方”。不同的视角,研究者对于“情境”含义的理解和表达不同。在一般的词典中,人们将“情境”解释为事物或事件发生的相关环境及事件发生的相关背景。如《辞海》认为,“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情境与情景同义,意为具体场合的情形、景象或境地。
在不同的领域,对“情境“的解释各不相同。心理学家们认为,认知革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强调的是个体的思考和孤立的心智。[1]在该阶段的研究者们希望淡化情境,去集中于不要环境的“个体心智”。第二阶段,研究者将认知功能置于其所存在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框架中,这正是情境理论(Situativity Theory)观点的核心——学习者不再被认为是外在于学习所发生的环境而孤立存在;相反,个体与环境是通过一系列有意设计的、受控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并共同发挥作用。[2]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和解释,情境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生物学意义和社会学意义的具体环境。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情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际的场合。而在一般的教育学研究中,人们对于情境的解释则通常是指由特定要素构成的、并具有一定影响作用与意义的氛围或环境。如王文静在其博士论文《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中对情境的定义:情境是指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们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3]
传统观念认为,知识是一种东西,可以被获取,而求知只是出现在个人的心理内的一种认知行为。可从情境理论出发,情况并不是这样。情境理论认为:知识涉及的是一项活动,而不是一种东西;它总是被情境化、静脉化的,而不是抽象的;它是作为“个体——环境“互动的一部分被建构,而不是由客观或主观创造的;参与其中的是整个人,而不是被孤立出来的”心智“。[4]
基于以上不同角度对“情境”含义的不同理解与表达中,总结、归纳出“情境”含义的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情境”与事件或事物发生时的情景、背景、环境相关,二是情境对事件或事物有可能产生多重意义,并作用于人的心理变化与发展。为此,情境理论特别强调,要支持在丰富经脉体验中的有意义参与,对知识的学习要从“获得观“转向”参与观“。[5]
- 国内外情景化学习研究现状
情境学习这一概念,在很早以前就有相关学者提出。例如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学说、列昂节夫的活动心理学理论以及杜威有关学习、活动和经验改造的设想等都曾提到过该思想;在当代,情境化学习的研究者主要有:莱夫(( J.Lave ) ,温格(E. Wenger )、布朗(J.S.Brown )、柯林斯(A.Collins )、杜盖德(P.Duguid )、布兰斯思特(J.D.Bransford ) ,麦克莱伦(H.Mclellan)和斯皮诺(R.J.Spiro)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