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碱协同作用下的[3 3]环加成反应文献综述

 2022-08-08 09:54:46

关于无机碱协同作用下的[3 3]环加成反应

的相关文献综述

摘要:在化学中,1,3-偶极环加成反应是用于制备环状结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自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WoodwardHoffmann提出轨道对称性守恒原理以来,环加成反应发展迅速。近年来对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研究特别是通过环加成构建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当下研究热点之一,常见1,3-偶极环加成反应包括金属催化、N-杂环卡宾催化、碱活化等。另外,利用1,3-偶极[3 3]环加成可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化合物,其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医药中间体当中,例如利用N氧化的吲哚酮偶极子与alpha;,beta;-不饱和醛通过1,3-偶极[3 3]环加成,得到了3-吲哚酮类化合物。

关键词:[3 3]环加成反应; 1,3偶极子; 无机碱;

一、文献综述

正1883年,Curtius等发现了重氮基乙酸乙酯,这是对1,3-偶极环加成反应最初的认识。1888年,在Curtius研究的基础上,在研究不饱和酯与重氮基乙酸乙酯反应的过程中,Buchner首次描述了1,3-偶极环加成反应,使得后来的研究者对1,3-偶极环加成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由于对1,3-偶极环加成反应认识的局限性,该类反应在有机合成方面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应用。

1938年,Smith[1]首次提出了“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概念。1957年,在研究重氮烷烃的加成反应机理中,德国化学家Huisgen[2]等首次提出了协同作用机理的“1,3-偶极环加成”的概念,使得大家对1,3-偶极环加成反应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1,3-偶极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合成应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3]

利用1,3-偶极[3 3] 环加成可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化合物,其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医药中间体当中,例如利用N氧化的吲哚酮偶极子与alpha;,beta;-不饱和醛通过1,3-偶极[3 3]环加成,得到了3-吲哚酮类化合物。应用此方法可以快速构建6-5-5三环吡咯并[1,2-a]吲哚骨架,该结构经常被发现是许多吲哚生物碱的核心结构(图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