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aR模型的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摘要: 结构型理财品种是国外金融创新的产物,我国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产品定价的角度,结合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特征,并利用相关模型对其进行定价分析。而从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还比较缺乏,因此本文基于VaR模型对商业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研究,促进商业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VaR模型; 结构性理财产品; 汇率挂钩型结构性理财产品;风险管理
- 概述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日趋发展,金融风险管理问题逐渐成为了现代金融机构的重要业务内容,在银行风险管理领域产生了以模塑为代表的风险管理模型,以应对迅速增加的金融衍生产品。VaR模型提供了衡量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大小的方法,有利于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以及监管部门进行更加有效的风险监管。国外学者针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产品定价的实证检验,国内学者在吸收国外学者的学习成果之外,在风险管理的研究也有涉及。本文将比较几位学者研究的不同,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针对结构性理财产品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产品定价的实证检验,由于结构性理财产品由固定收益证券和金融衍生品两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是衍生品部分的定价。上世纪年代由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默顿和斯坦福大学教授迈伦斯克尔斯创立的布莱克一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为美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Satyajit das(2001)综合分析了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基本原理、定价、构建等。并分析了利率连动债券、货币联动债券、商品联动债券、股票联动债券、信用联动债券、通货膨胀指数化债券等各类结构性产品的概念、估值和应用等问题。该研究是关于结构性衍生金融产品的一个比较综合、全面的研究。
Matthias(2005)研究了交易所交易的凭证和市场交易的零售结构性衍生产品的定价。结果表明,二者都存在过度定价问题。后者由于市场的不完备、竞争不充分、套利、受限制过度等原因导致溢价更高。K.C.Chen,Lifan Wu(2007)对瑞士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看涨股票挂钩型证券的理论收益进行测算,其通过将产品拆分定价的方式发现该类产品的理论价格与发行价格之间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认为其定价合理,同时他们还探讨了税收等因素对该类产品的影响。
三、国内研究现状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