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人贷数据的P2P信用风险相关因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09 14:08:28

p2p网贷风险识别与控制

摘要:国外学者针对P2P网贷模式研究虽然选取的角度各有不同,但都将规模较大的P2P网贷平台作为研究的实例,由于这类平台通常会向社会公布其运作的坏账情况,从而使学者在进行研究时能够取得数据的支持。他们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来提高借款成功率,以及研究哪些信息会对贷款成果与否造成影响。对于P2P网贷风险识别与控制的研究,除了探讨监管与风险防范外,更多的是将研究侧重于影响投资者判断的因素、分析市场行为与理论建模等方面。

我国P2P起步较晚,公布的数据不全,金融市场不发达,投资者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不足,社会信用不够完善,我国学术界对P2P网络借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借贷模式上。近几年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也开始逐步深入,逐渐将研究重心转移到监管以及风险等方面,但相比于国外,实证方面的研究仍较少。

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对于P2P网贷的研究更深入和全面,包括对借款者的信用评价、交易成功的影响因素、借款者隐私保护、网贷平台的经营方式都进行了深入探讨,而国内学者更关注P2P网贷行业的发展,积极探索P2P网贷行业的风险识别和控制机制。

关键词:p2p网贷; 风险识别; 风险控制

  1. 文献综述

Akerlof (1970)、Stiglitz和Weiss (1981)指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信任危机的根源,当信任危机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系统性的风险。

Klafft(2008)、Linetal(2009)和 Herrero-Lopez(2009)指出网络借贷的参与者存在匿名性,无法完全识别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实性,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使网络借贷的风险高于传统借贷。

Klafft(2008)统计了Prosper上的贷款数据后发现,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是影响借款利率的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同样的,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也会影响其能否成功获得贷款,如果借款人信用等级比较低,那么其通过P2P网贷平台获得借款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Iyer(2009)在研究信息不对称问题时,阐述了贷款人是如何判断借款人提供的信息的可信度的,以及在面对不同决策时会产生怎样的效果。研究发现,通过借款人主动提供的信息,以及借贷双方在网上交流关于借贷的相关信息,都可以提高借贷成功率。而对于贷款人来说,主观信息和客观信息都很重要,他们期望知道更多关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以此来降低风险。针对P2P网贷平台借款人信用等级和借款行为直接的联系,他发现当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一样时,贷款人能正确区分其不同的信用程度,而选择最优的借款人和借款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