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火车》的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学界有关《夜火车》的研究虽不成完善的体系,但也呈现出相对清晰的几类研究指向。本文将从题旨追索、文本形式剖析、价值评判这三方面入手,对其研究成果作一番综合性的梳理,从中找寻可更为深入的探索空间。
关键词:夜火车; 徐则臣; 研究; 综述
一、文献综述
“70后”作家徐则臣的成长书写独具朴素敦厚的气质,越来越受到文坛的关注。在他诸多成长叙事的文本之中,《夜火车》以其“延宕”的成长书写而成了一个特别的存在。作者本人也曾直言,《夜火车》于他而言,有着自我满足[1]与补偿[2]的意义。而自2009年4月出版至今,《夜火车》并没有引起文坛过多的重视,相关的研究文献也并不十分成体系。学者们对于《夜火车》的关注常零落于对徐则臣创作的总体研究中,抑或是穿插在诸多作品的横纵对比中。资料虽有限,却也较为明确地呈现了目前学界的几类研究指向,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多样的角度。本文将就有关《夜火车》的研究成果作一分类归纳,为下一步的论文撰写奠定前景基础。
(一)题旨追索:时代讨论与个性表达齐鸣
在围绕《夜火车》展开的各项研究中,当以追溯其立题之源的文献数量为最。“出走”、“成长”、“现代性焦虑”、“理想主义”等词汇的高频出现,皆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此研究话语的受关注度之高。这类文献并不都以《夜火车》为研究焦点,但它们无一不依照“向内转”的研究思路,以剖析作者的创作心理为指向,或视野宏阔,或视角新奇地阐述了《夜火车》因何而生。这部分文献中鲜明地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洪亮高调地给予《夜火车》“时代产物”的定义,认为作者立题的初衷是揭示代际群体的困厄心态;另一种则紧扣创作活动的“个性化本质”,认为《夜火车》是作者专注于自我体验的书写。此声音与前者相比,略显单弱,却同样铿锵有力。
代际的分裂如今已成为一个国际话语。布热津斯基和安东尼·吉登斯都关注到了由日益加速的社会变革所造成的文化模式压缩,代际差异与冲突加大[3],现代性文化呈现代际断裂[4]等情况。有关“70后”作家的创作研究于此世界坐标中找准了定位,也相继从社会学视角入手,对“70后”作家群体的创作心理进行了联动式解说。而《夜火车》的作者徐则臣,身为此群像坐标之一角,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这一代人“被审视”的命运中。
张丽军将“70后”作家群体定义为突破派。他们被夹在有资历与有市场的前后两代之间,显得无比尴尬。面对重重压抑与遮蔽,他们自身有着“突围的诉求” [5]。而“70后”作家群展现出来的诉求方式亦呈现两种局面:一种是高调的“美女写作”;另一种则是将思考沉淀于个体生命体验的“纯文学写作”。徐则臣无疑属于后者。孟庆澍虽同与张丽军起笔于“70后”作家的尴尬境地,却对他们的创作心态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70年代是经济发展的承平年代,于“70后”作家们而言,乃是一种平庸的恶。他们对抗平庸的方式并非突围,而是以内在的疏离感“逃亡现实”,成为“在而不属于”的局外人[6]。孟庆澍的此种观点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出走”何以成为“70后”作家共同话题之一,虽是道出群体心态,却也将《夜火车》的基本立题思路剖析得清楚无疑。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