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京辉戏剧由“先锋性”至“大众性”风格嬗变研究——以《思凡》、《恋爱的犀牛》、《琥珀》三部作品为例文献综述

 2022-08-09 15:09:08

孟京辉戏剧由“先锋性”至“大众性”风格嬗变研究

——以《思凡》《恋爱的犀牛》《琥珀》为例

文献综述

摘 要:关于孟京辉的研究正在兴起当中,纵观孟京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对孟京辉的创作嬗变进行大致的梳理;第二,对作品出现的商业化倾向进行具体的闽释;第三,分析孟京辉戏剧的本体特点;其中孟京辉戏剧风格嬗变过程毋庸置疑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主题。对于孟京辉作品中“先锋性”的研究始于九十年代末。本文通过总结孟京辉研究多年来的成果,试图寻找孟京辉戏剧风格嬗变的原因与过程。

关键词:孟京辉;大众性;先锋性;

孟京辉作为“京城三剑客”之一(其二分别为林兆华和牟森),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在现代戏剧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一派。他自上个世纪开始,便已经诸如《思凡》、《秃头歌女》、《等待戈多》、《恋爱的犀牛》等优秀作品,其后一直活跃在先锋戏剧的舞台上,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产。他以日本留学这个经历,从学院派中脱身抽离出来,凭借对传统戏剧带有距离的审视,开始了自成一派的先锋戏剧创作。孟京辉的戏剧从上世纪开始,在资本主义市场上横扫票房,其《恋爱的犀牛》上座率高达120%,但是孟京辉在商业上的成功并未引起学界的过多关注。纵观之后20余年,只有一批重在数量的研究孟京辉的学术论文,而关于研究孟京辉的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数量是几乎为零,最多的则是新闻报道和访谈类节目,这些作品成书较早,除《中国先锋戏剧批评》研究,截止至2019年,其他几本论著并没有对孟京辉新世纪以后的作品进行过多论析,这与如今的“孟京辉热”不成匹配,正因如此,历来对孟京辉的研究也集中在他的先锋创作。而对于孟京辉先锋戏剧的嬗变问题的研究依然较少。因此,本文对于孟京辉先锋戏剧的嬗变问题的研究对丰富孟京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意义。

纵观孟京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孟京辉的创作嬗变进行大致的梳理,这类文章主要有尹庆一的《与大众狂欢_论孟京辉先锋实验戏剧》,以事件的顺序对孟京辉的戏剧作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简单的介绍,并对各个时期戏剧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第二,对孟京辉戏剧作品的先锋性研究。包括何明敏的《孟京辉戏剧风格论》,张姬宰的《中国大陆先锋戏剧先锋性之变迁研究》等对孟京辉整个戏剧作品的论述,也包括对孟京辉某部戏剧的阐述,如唐蓉青的《孟京辉先锋戏剧的意义——以lt;恋爱的犀牛gt;为例》,谢蕊竹的《大众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当代先锋实验戏剧——话剧〈恋爱的犀牛〉的反抗与坚守》,杨越的《实验话剧的先锋——〈思凡〉的孟京辉》等。第二,对作品出现的商业化倾向进行具体的阐释,这类作品主要有贾薇在《孟京辉:名字还值多少钱?》、季汾的《商业化与先锋性的合谋——解读1990年代孟京辉的戏剧观念》,文章认为孟京辉成功运用了商业市场规律,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将戏剧真正走入到大众中。对于作品中的先锋性的肯定与质疑,这类文章主要W季汾的《先锋性与世俗化共谋背后的陷讲——质疑孟京辉的戏剧理想》、薛支川的《孟京辉狂欢的伪先锋》、王音洁的《是先锋的品格还是先锋的技巧——孟京辉与高行健的先锋戏剧实践》、任建军的《反叛姿态与从众策略孟京辉先锋话剧的风格研究》为代表作,文章中对孟京辉的先锋性产生了巨大的怀疑,认为孟京辉只剩下了先锋的外壳,失去了先锋最本质的精神。第三,分析孟京辉戏剧的本体特点,田娇的《论孟京辉剧作的语言特色和舞台艺术探索》、溯石的《舞台梦寻者的探险与迷失——关于孟京辉的实验戏剧》、秦良杰则在《论当代先锋戏剧的创作实践——孟京辉、林兆华为中心》就对孟京辉的舞台艺术进行了透彻分析,认为孟京辉的舞台形式采用了拼贴、戏仿等后现代手法,让舞台形式变得耳目一新。秦良杰的《论当代先锋戏剧的创作实践——孟京辉、林兆华为中心》、田姻如的《孟京辉先锋戏剧研究》又从导演的技巧上对孟京辉戏剧进行了着重分析。另外,张瑞的《浅析孟京辉先锋戏剧的美学风格》、曹佳的《孟京辉先锋戏剧美学风格研究》就对孟京辉的美学风格进行了探究,概括出孟京辉戏剧中一贯所具有的戏剧风格,并追寻这种风格的理论来源。此外,还有对孟京辉的具体作品进行评论,这类文章有很多,主要(访谈、报纸报道的类型为主,代表文章有陈达红的《〈思凡〉的舞台音乐和角色设置》、黄德海的《意大利的节庆狂欢和中国的滑稽传统——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的原作和改编》、梵婴的《愉悦的瞬间——看孟京辉新作〈恋爱的犀牛〉》等文章,这些大都是对具体作品的普及介绍,很少涉及到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问题,也有文章通过挖掘作家自身成长经历来阐述对孟京辉戏剧的影响,厉震林的《童年经验与孟京辉戏剧人格》一文就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从孟京辉的童年成长经历来探究对他的戏剧创作的影响。

总的来说,关于孟京辉生平的资料发掘数量较多,且关于其身世等问题多有当事人或见证者,因此疑团较少。但关于孟京辉的传记专著研究数目很少,目前的专著仅为自己编撰的《先锋戏剧档案》。而21世纪以来,随着孟京辉在商业市场上获得的巨大成功,关于孟京辉戏剧作品的研究也得到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时间跨度短,在数量上仍是一个短板。近年来,随着接受研究逐步在国内流行起来,使得的作品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运用了接受美学方法来分析孟京辉的戏剧作品。另一方面,随着“孟京辉热”的持续升温,孟京辉的研究渐趋多元化,并不断呈纵深发展的趋势,在这其中孟京辉先锋性的研究成为研究者的一大热点。此后,关于孟京辉戏剧先锋性的研究开始兴起并不断发展。

相对于上述对孟京辉戏剧“先锋性”的个案研究,着眼于孟京辉整个戏剧创作的研究者相对较少,这体现在研究孟京辉早期和日本留学回来之后的先锋性嬗变研究,如唐蓉青的《孟京辉先锋戏剧的意义——以《恋爱的犀牛》为例》则就孟京辉的“先锋性”做了系统阐释和分析,以犀牛意象为突破口,还原孟京辉先锋戏剧的亮色。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