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2022-08-13 09:22:10

大班幼儿同伴冲突应对策略研究

摘要:幼儿的同伴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是幼儿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形式。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与同伴的冲突对幼儿来讲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经验,它是幼儿不断积累社会经验,习得社会技能和获得社会性情感的良好机会。但对幼儿在冲突中解决策略的研究不仅能发现幼儿目前的社会化发展以及同伴间交往能力的现有水平,对于教师自身解决这类同伴冲突问题的研究也具有参考价值。在国内关于儿童同伴冲突解类型、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采用儿童心理理论基础对冲突行为进行静态的分析。

关键字:幼儿同伴;冲突;策略;教师态度

  1. 文献综述
  2. 国外关于幼儿同伴冲突的相关研究

(1)对幼儿同伴冲突性质的研究

早期国外心理学家对于幼儿同伴冲突的性质有不同的两种解读:首先,像 M.Nekual和M.maudry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认为,儿童早期的冲突行为不具备特定的社会意义,可以称之为“社会性盲目”[4]。而其他的研究者近年来则反驳这一观点,认为儿童早期冲突行为有社会意义,认为儿童在冲突中可能受到客观刺激性的影响也可能受到引起冲突的客体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Hay和Ross(1982)对21个月大的儿童冲突研究中,发现88%的争论主题为物体,并指出对物体的关注并不代表了全部的注意力都在物体,通常也可能是对玩具的接近或同伴活动的控制,并且冲突事件的主题是有变化的,并不单一[5]。

(2)有关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策略的研究

Blake&Mouton(1964)采用五分法,后来很多研究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形成了冲突管理坐标网络,主要分为关注自我和关注他人两个维度。根据个体对自我他人的程度高低又可分为问题解决、顺从、强制、折衷和回避这五类。

Krasor和Rubin(1983)则在一个实验中发现,当幼儿处理交往类型的问题,常常使用的策略是显示、指出、描述和询问。而在同伴冲突的问题上,采用攻击性行为的几率较小[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